农民摄影家张天骄:15万张照片讲述翔安光阴故事
原标题:农民摄影家张天骄:15万张照片讲述翔安光阴故事
海峡网12月2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张惠玲 通讯员 黄培真 洪丽敏)在翔安的农民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老头,摄影骑着摩托车,家张讲述戴着草帽,天骄背着相机包,照片端着长筒相机,翔安“咔嚓、光阴故事咔嚓”拍照。农民
这位已是摄影古稀之年的老人名叫张天骄,是家张讲述翔安农民摄影家,从事摄影工作20年。天骄出于兴趣爱好和对家乡的照片热爱,他基本每天都背着相机在跑,翔安用镜头记录着翔安新区的光阴故事变化。
目前,农民他拍摄的翔安区的照片,初步统计在15万张以上,如果把这些照片连起来看,就像是一部长篇影像录,述说的就是翔安的时光故事。
1新摄影家 镜头聚焦翔安
老张出门总是喜欢戴着一顶草帽或者一顶鸭舌帽,头低低地往前走,但路上的人总能把他认出,亲切地招呼“老张,你又出来拍照了”。因为热爱拍照,老张成了小有名气的“农民摄影家”。
而老张第一次接触相机却是在1983年。那一年,老张的婶婶和堂弟回翔安探亲,带来一台精致的佳能相机,老张用它按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快门。婶婶临走前对老张说:“这台相机你留着吧,多拍些大陆的变化,寄到台湾来。”于是,老张拥有了生命中第一台相机,他的生活,从此也与摄影“粘”在一起。
“那还是胶卷的时代。一卷16块钱,一年要拍60多卷。”老张说,在上世纪80年代,每个月工资只有几十元的时候,每年自费花一千多元去拍照片,人们都觉得不可思议,但从那时开始,按快门的“咔嚓”声就成了他耳朵里最动听的声音,时至今日,只要一天不端起相机,他的手就痒痒的,内心格外空虚。
老张清楚地记得,摄影真正成为“职业”,是在2003年。那一年,翔安建区,他扛着相机,走入了翔安区委报道组的大门,成为了一个“摄影记者”。谦虚的老张总是认真地向身边专业人士请教摄影技术。短短15年间,他用坏了3台自费购买的单反相机,拍下了15万张以上的照片,看到精彩的瞬间,老张就随时随地按下快门。
2翔安见证者 为拍照片不辞辛苦
多年来,老张总是骑着摩托车四处记录翔安土地上所发生的变化,有时为了一个角度花去两三天,为拍一张翔安新区宏观照片,他跑到一个人迹罕至叫做“山狗洞”的山上,请人带路砍掉挡路的树木,才能到达山顶。
时间回溯到新区成立几年来,随处高楼拔地而起,为了第一时间拍到新区建设的火热场面,没有电梯的18层楼老张爬上爬下,“在顶楼的屋角,让工人从背后抓住我的皮带,趴着慢慢爬到屋檐的角落,一张照片拍完就是一身冷汗”,2006年,一个大型工程建设期间,他装扮成工人,潜入工地偷拍施工场景,没想到发生渗漏险情。回忆起这一经历,老张并没有多谈当时的“惊心动魄”,而是不住地惋惜在现场被水浇坏的相机。
老张镜头里有意识地记录着新城建设,那一张张新旧照片的对比就是翔安发展巨变的证据,如一张是目前翔安隧道翔安出口,一张则是多年以前该处的原貌,同样的地点,不同的场景,总会让人思绪万千。正是有老张这种有心人,把翔安的发展定格成照片,才让后代子孙可以看到翔安的过去,感受现在的发展,更珍惜当下的生活。老张将镜头对焦翔安,用影像讲述翔安的光阴故事,成为了翔安岁月的记录者和守望者。
相关文章:
- 两会日程预告丨3月9日:人代会审议“两高”工作报告等 政协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
- 兴业银行集体与个人荣获国务院反假货币联席会议表彰
- 工行合肥城建支行营业室上门服务行动不便老人赢赞誉
- 工商银行马鞍山分行召开贯彻市人行金融工作座谈会精神专题会
- 蛋白质AI生成模型发布,阻断癌症靶点在望
- 平安人寿安徽分公司2025年“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正式启动
- 城西桥中心城管中队:法规宣传进社区 共建宜居新环境
- 一站式品质家居电器新领地 耀世登场——第六空间信地家居电器超级MALL揭牌仪式暨媒体见面会圆满成功
- 62种药品“双十二”降价,南周记者直击第十批国家药品集采现场
- 泰康人寿积极参与行业商保目录建设,助力健康险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
- 辽宁省建昌县强降雨致300多名受灾群众被困
- 志邦家居获新华社《中国名牌》品牌工厂荣誉,见证国货品质新高度
- 浦发银行联合国元证券 成功举办安徽省上市公司2025合作论坛
- 情暖元宵 乐享传统——中信银行六安分行举办元宵节猜灯谜主题活动
- “摩羯”肆虐24小时:气象局装钢板挡门,孕妇提前入院待产
- 合肥中小学创新体育活动形式,保障“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长不低于2小时”
- “又双叒叕”获殊荣!安徽万通被评定为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智能汽车软件开发)安徽省集训基地
- 方育电器四里河红星美凯龙店开业启动会圆满结束!3月30日盛大开业
- 平稳开局!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
- 淮上春风起,嘉谷进城来 “肥西月月农”2月农特产品展销圆满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