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青蔡鹤立:搭好漳台交流的“连心桥”
蔡鹤立(左一)参加芗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连心桥
夕阳西下,台青台交气温骤降,蔡鹤在漳州古城宋河河畔,立搭流暖黄的好漳光晕却温暖了一片天地。这家名为“贵宝地”的连心桥美食集市,为古城增添了不一样的台青台交味道。
何为美食集市?蔡鹤在300多平方米的面积中,分布着7个档口,立搭流都为明档,好漳主要经营着各色漳州、连心桥台湾美食,台青台交让食客在漳州古城就能尝遍“正港”台湾味。蔡鹤集市自2024年10月开始试营业,立搭流吸引不少顾客前往。好漳
“希望在‘台湾小吃’这条赛道里闯出一片天。”老板蔡鹤立是一名“90后”,也是一位“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这一词语,指的是不满足于单一职业和身份,而选择多元生活的人群。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更加自主、多元又有趣的职业,探索别样的精彩人生。台青蔡鹤立的创业故事里,有着更多的“两岸情怀”。
多重身份
对蔡鹤立来说,人生从来没有设限。
他的父辈从台湾澎湖来到漳州定居,出生成长于漳州的他,自小便听着长辈的家乡故事,长大后,也常常赴台探亲访友,台湾对他来说,是籍贯地,也是寄托地。
从艺术专业院校毕业后,蔡鹤立回到漳州创立了工作室,开始他的创业之路。“我们做广告片、宣传片、形象片,我负责音乐和视频的部分。”和同样有着艺术梦想的伙伴一起,他在漳州闯出了一番天地。2016年,他搭建起了自己的录音棚,拓展了业务范围。随后,公司走上正轨,与闽南师范大学等达成项目合作。
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单一身份。在“吃饱饭”的同时,他更希望能够有一些其他的表达。
“我在漳州出生成长,但我和台湾之间的亲缘血脉也是割舍不断的。”蔡鹤立说,他在漳州结交了很多从台湾来就业创业和生活的朋友,在与他们交流过程中会有一些有趣的东西出现,希望将这些都记录下来,让更多人听见他们的声音。
有了这个想法,2022年,他创立制作的青年信使栏目上线了第一条视频。在每期视频里,他都会邀请一个在漳生活的台湾人,围绕着生活习俗、文化差异展开交流。
“大家都是年轻人,希望通过这些对话,在轻松、平等的氛围下交流,消除两岸年轻人的隔阂。”蔡鹤立认为,他的身份让他和漳台两地的年轻人都能交流对谈,希望能由他架起一道桥梁,创造两岸年轻人交流的空间。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次端午的选题,他邀请了漳州和台湾的年轻人,分别介绍自己家乡的粽子,互相分享,敞开心扉,让双方找到文化习俗中的共鸣。他希望从这些日常习俗中,拉近双方的距离,这也是他视频创作的初衷。到今天,该栏目已更新了近60期,他表示还会继续坚持下去,争取让更多人看到。
共同追求
“这些人从台湾来到漳州创业,他们对大陆的市场有很多期许,也会因为不熟悉这里的情况而遇到一些难题。”在和这些创业者交流的过程中,蔡鹤立也发现了这几年的转变。
这两年,漳州古城的热度攀升,游客量逐年增加,文旅、餐饮消费市场活跃,有很多台湾年轻人希望带着宝岛美食走进古城,打开市场。
“我和很多台湾朋友聊,他们都对台湾小吃进古城很有信心,这也给了我开设美食集市的灵感。”蔡鹤立发现,有一些台胞希望到古城经营台湾小吃,但苦于小吃体量不大,租一整个店铺经营风险较大。
“通过集市,把这些台湾小吃集合起来,他们各自经营一个档口,这样风险相对较小。”有了这个想法,蔡鹤立开始在古城寻找门店,好在古城针对台青创业有减免租金的优惠政策,他亲自设计、打造集市,在古城扎根发展。
“我在厦门生活了二十几年,去年第一次来到漳州。这里的生活节奏比较慢,让我感觉很舒适。”今年51岁的黄品彦是台湾花莲人,在大陆做了20多年的餐饮,走过厦门、上海、广州等地。去年,他在蔡鹤立的美食集市里经营了一个档口,主营台湾特色卤肉饭,短短三个月时间已有了一批固定食客。来到小城漳州,令他惊讶的是这里的美食消费活力。集市在国庆假期试营业,他接待了来自天南海北的客人。
“希望我们的产品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市场试验,为后续发展做好准备。”黄品彦表示,这几年漳州的文旅经济发展迅速,带来了庞大的消费市场,希望通过在古城为品牌打出名声,探索下一步的产品方向。
“如今,到漳州创业的台胞已经不单单局限于年轻人,更多像黄品彦这样的经营者,带着经验和手艺来到漳州,这也是台胞来大陆创业方向转变的一个信号。”蔡鹤立说,步入新时代,台胞来漳州创业,不再是带着资金投资制造业、农业等,更多的是扩展到餐饮、文创等服务行业,这也是漳州三产消费活力的具体体现。
双向奔赴
在刚刚结束的芗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蔡鹤立以区政协委员的身份,对在漳州发展的台胞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希望通过委员的身份提出更多切实的建议,以此为台胞在漳创业提供更多便利。”蔡鹤立告诉记者,在创业者身份之外,他同时还有着芗城区政协委员、芗城区台盟副主委、龙文区青年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等身份,这些身份也是他的一份使命,激励他传递出更多台湾创业者的声音,推动问题解决。比如,针对越来越多有经验的中年台胞来漳发展,他提出希望放宽创业优惠的年龄限制,不再局限于青年人才,而是接纳更多年龄段、多行业的台胞,让更多肯干、敢干的人参与进来。
民有呼,我有应。对于来大陆发展的台胞,漳州也逐步推进一系列的措施落地。近年来,漳州先后发布《漳州市“万才聚漳”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支持和鼓励台湾人才来漳就业创业十条措施》等举措,不断拓宽来漳台胞的就业、创业渠道,优化创业土壤,提供融资、场地、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以期吸引更多人才,激发市场活力。
- ·天津市河东区台办深入台青创业企业走访服务
- ·“起步晚,起点高,下跌快”,韩国总统难逃“政坛过山车”
- ·多场国际气候会议的分歧与“遗产”:企业如何传递可持续发展“接力棒”?
- ·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近20年来新低,意味着什么?
- ·逐梦大陆品牌市场三十载 台商许蓓龄盼事业更长久
- ·李铁一审被判二十年,国足主教练灰色往事
- ·年轻人要小“心”,心梗不是老年专属|心梗救治日
- ·吉林白城滑冰馆“11·18”坍塌事故原因公布:系建筑工程质量不合格引发
- ·金观平:营造放心环境激发消费意愿
- ·发动机吸入“花脸鸭”,韩国公布济州航空空难初步调查报告
- ·谨慎看待“中国AI正在超越美国”
- ·真伪难辨价格眼花缭乱,还有人称“能治病” ,陨石市场调查
- ·一季度我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提速
- ·涉中国公民被骗至境外遭非法拘禁案重要犯罪嫌疑人颜某磊到案
- ·“精神病女儿捐空积蓄”后续:基金会退回四十多万善款
- ·向AI“投毒”:“纠正AI的歧视,实际是纠正人的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