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通“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上海多维度支撑科技成果转化
作为一所非传统工科强校,走通最先支撑转化华东师范大学去年成为全国首个实行科技成果全部所有权赋权的公里高校,2024年成果转化交易金额同比激增近68倍,和最后公海多达4.76亿元。维度
作为一所传统工科强校,科技上海交通大学依然表现抢眼,成果自2020年以来的走通最先支撑转化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近20%。其试点的公里多项科技成果转化举措,已向13个省市推广。和最后公海多
科技成果转化是维度科技创新链中的重要一环,是科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关键突破口之一。近年来,走通最先支撑转化上海激活创新生态,公里多维度支撑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和最后公海多
判断一个产业化环境是否友好,“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是两个重要的风向标。
【“最先一公里”,有一段关键的路要走】
万事开头难。在成果转化的“最先一公里”,有时需要的不仅仅是科学家的勇气。
科技成果转化也能“把脉问诊”?4月17日,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了第六期科技成果 “转化门诊”。自2024年9月24日开诊以来,“转化门诊”以“集体沙龙”和“一对一深度问诊”形式,吸引了全校29个院系、110个项目122人次的参与。目前,专家团队已遴选出20个项目进入密切跟进及概念验证阶段。
第五期“转化门诊”特别邀请了华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孙越副教授,作为转化门诊的 “明星案例”。孙越一直希望将原创的泥炭藓种植技术转化,虽然此前接触过一些有合作意向的投资人,但由于缺乏经验,对于究竟是“横向项目合作”还是“入股成立企业”,她始终下不了决心。正是在“转化门诊”的“把脉”之下,专家条分缕析地解答了她的疑惑。此后,经过多次“特需门诊”,仅用两个多月就明确了设立企业的转化路径。如今,该项目已进入中试启动阶段。
如今,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一条马路之隔的上海国际绿色低碳概念验证中心,对于复旦师生来说已熟门熟路。去年8月,在概念验证中心助力下,复旦大学李庆教授团队创立了上海盖斯智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这之前,最让他苦恼的是,尽管团队设计出了世界首个在线监测工业烟气可凝结颗粒物的原型机,但一直没法产业化落地。
这其实是科学家在成果转化时经常遇到的一道“坎”。从一纸专利到一个产品样机,有一段关键的路要走——“概念验证”。以李庆团队为例,原型机只需解决技术原理,而产品涉及外形工艺设计、信息化编程、工程级别传感器以及生产成本等,这非科研团队所擅长。上海国际绿色低碳概念验证中心负责人孙剑峰告诉解放日报记者,他们牵线对接了青岛一家企业合作开发,仅3个月就制作出了首台产品化样机。此后,借助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的“技术合伙人”,李庆团队又与南京一家企业合作生产第二代样机,预计2年内形成5000余万元创新增值。
去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概念验证中心联盟启动,为“大零号湾”区域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科创企业提供概念验证服务。此前,学校已建立了生物医药、智能机器人、前沿技术等多个概念验证中心。未来,通过概念验证中心联盟建设,上海交通大学将规划建设10+个概念验证分中心,整合1+亿元以上概念验证基金,资助100+个概念验证项目,培养1000+名创新创业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持续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近几年先后承担国家部委的10多项改革试点任务,着力解决“不能转”“不敢转”“不会转”等问题。他们率先建立体制内外混编的转化专员队伍;首创高校成果转化系列高级职称聘任办法;创立全新的技术转移专业硕士学位培养体系,在教育部支持下,构建自主招考、校企联培的培养体系,成立交大中银科技金融学院,增列技术转移专业硕士学位点。
上海理工大学成立16个跨学科、跨学院的创新团队,与企业、医院等合作以产品为导向开展研发;组织技术转移专员队伍,开展技术披露、技术培育、项目遴选,并通过概念验证,推动科研成果走出“最初一公里”。
自2001年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建立全球第一个概念验证中心,概念验证已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步骤。近年来,上海持续提升飞镖创新研发中心、新微创源等12家高质量孵化器的服务能级,部署一批专业实验室和概念验证中心,探索超前孵化、深度孵化和孵投联动。2025年一季度,全市孵化载体平均月度新增孵化企业180家左右。
当下,上海正聚焦新材料、新能源、合成生物等领域开展高质量孵化器遴选培育,“成熟一家、推动一家”,计划至今年年底,累计建设20家左右高质量孵化器。
【“最后一公里”,需要更彻底放权松绑】
在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往往助推一把,科学家遇到的工程化难题、融资难题也迎刃而解。
华师大作为全国首个实行科技成果全部所有权赋权的高校,科技成果作价形成的股份全部归科研人员持有,后续企业发展良好情况下向学校支付赋权成果总价的30%,企业经营不善还可专利转回抵销债务,减少科研人员创业压力。受此激励,学校科研人员创业热情空前高涨,2024年利用职务科技成果新设企业近40家,其中“全赋权”转化项目6个。
去年9月,上海理工大学李清都教授创办的“卓益得”人形机器人公司顺利融资1亿元。按以前的作价入股转化方式,知识产权由学校和科研团队共享,投资人因此对程序复杂的国资管理心存顾虑。直到去年7月,上海理工大学出台了“完全赋权”改革措施,投资人纷至沓来,“卓益得”估值水涨船高达10亿元,仅仅赋权两个月后,公司完成了此轮融资。
“除了完全赋权,我们还有其他‘自选动作’。”上海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廖玉清告诉解放日报记者,对于全部赋权的职务科技成果,按照第三方评估确定赋权价格,其中80%奖励给科研团队,20%作为赋权对价支付给学校。完成人向学校支付赋权对价时,学校科技园对于落地园区的项目享有10%的优惠协商权。
以“全球医疗新技术的缔造者和策源地”为目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通过赋予科研人员更多权益和自主权,激发一线临床工作人员创新活力,将临床问题凝练为科研课题、工程问题,推动了一批符合临床需求的新技术在诊疗中快速落地、迅速推广。
瑞金医院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艾普强粒子设备有限公司联合研发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系统,在性能参数上与国际先进设备相当;与复星凯特合作,完成中国首例商业化淋巴瘤CAR-T患者治疗;与术锐公司联合研发首台国产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
瑞金医院还与多家知名企业、孵化器和创投机构合作成立专项产业基金,为科研团队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
当改革进入“深水区”,需要更彻底放权松绑,方能真正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打消投资人顾虑。
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动了多项改革。比如,“赋予所有权+约定收益”全部所有权赋权模式,仅今年1季度以来,已有22项科技成果实施全部所有权赋权,转化金额超过10亿元,孵化公司13家,吸引超过6.5亿元意向资本投入。
上海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盘活存量专利,4.3万余件专利进入国家可转化专利资源库,累计转化7600余件。
上海充分发挥产业基金科技风向标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去年总规模900亿元的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成立,目前该基金第一批已遴选出4只合作子基金。今年1月,总规模10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对外发布子基金遴选申报指南,将重点围绕颠覆性创新、多学科交叉创新以及前沿平台性技术方向的孵化和早期投资,助力硬科技企业培育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4月初,该基金完成了首个直投项目决策工作。今年3月,目标总规模100亿元的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正式成立,将围绕生物医药龙头企业,推动实施并购投资,提升龙头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能级。
从书柜到货柜,并非易事。改革的春风下,期待有更多束之高阁的专利走下书柜。
(责任编辑:科技)
-
距离交付“一步之遥”?国产大飞机C919或在今年完成取证、交付
近期,全国多个机场都出现了国产大飞机C919的身影。7月12日,C919首航北京大兴国际机场;7月8日,C919先后在桂林机场、北海机场进行功能和可靠性试飞任务;7月7日12时01分,国产大飞机C91 ...[详细]
-
在金融服务的广阔天地里,总有一些人以超乎寻常的热忱与专注,书写着令客户动容的服务篇章。近日,中国工商银行合肥大兴集支行收到了一面“尽职尽责,热情服务”的锦旗。这是客户对该行切实助企抒困的高度认可,也是 ...[详细]
-
在岁末年初的交汇点,芜湖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迎来了一场全民瞩目的跨年狂欢庆典。12月31日晚,当新年钟声敲响,绚烂的烟花瞬间点亮城市夜空,数万名游客齐聚芜湖方特旅游度假区,在烟花璀璨、无人机闪耀的倒计 ...[详细]
-
主流日照讯11月6日,市大数据发展暨数字日照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日照市“数据归集、数聚赋能”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即日起在全市启动“数据归集、数聚赋能”专项行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 ...[详细]
-
图片来源:台媒台湾方面陆委会不止一次表示“期待两岸春暖花开”,但其诸多行动却与此背道而驰,不仅阻挡马英九邀请大陆学生赴台交流,还以需要旅游“小两会”协商为由,拒绝放宽台湾旅客赴陆旅游。据台媒报道,台湾 ...[详细]
-
主流日照讯11月6日,我市召开《日照市茶叶志》编修工作会议,副市长林彦芹出席并讲话。会议就《日照市茶叶志》编修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公布了关于成立《日照市茶叶志》编纂委员会的通知、关于印发《<日 ...[详细]
-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霞历史转折的关头,奔腾不息的年代。1989年6月12日,国务院批准日照升格为地级市。从1989年至2019年,30个春秋,对于日照这座海滨城市,凝聚了太多的光荣与梦想。回望30年 ...[详细]
-
12月3日下午,客户严女士满头大汗地踏入中国工商银行合肥黄山路支行,手持其母亲的身份证,焦急地为年迈的母亲办理社保卡业务。大堂经理迅速询问了解其难处,得知其90岁高龄的老母亲因居住在老旧单元楼且行动不 ...[详细]
-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面对山地丘陵面积占比高达92.5%的现实,依靠科技力量,朝着农业机械化、智慧化的方向大踏步前进,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山地农业道路。2024年,贵州省水稻、油菜、 ...[详细]
-
11月7日,日照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荣誉会长王家政、会长黄金华,以及市老科协副会长、各专委会主任、常务理事和东港区、日照港集团老科协主要负责同志等10余名老科协工作者,受邀走进日照水文,参观考察指导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