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里的北京,挤满去“班味”的年轻人
北京CBD的班味楼下草坪,在午休时间长满了逃离办公室的角落挤满社畜。 这是北京北漂青年最近流行的去“班味”的方式:一块垫子,配合自然界的年轻绿叶、微风,班味以及行人走动的角落挤满助眠白噪音,就能收获一段绝佳的北京午休时间。 不同于周末才能打卡的年轻奥森、朝阳公园,班味这些公司附近的角落挤满公园草坪,打工人在工作日走路几分钟就能触达,北京实现“随处大小躺”。年轻在北京,班味越来越多这样的角落挤满“绿色会客厅”受到年轻白领的青睐。 像是北京螺蛳壳里做道场,在看不见的角落布置休憩空间,北京正以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治愈”,容纳数百万年轻人的休憩时光。 北京,东城区和平里街道青年湖社区,市民在新建的口袋公园中休息 随着天气升温,北京二、三、四环的隔离带又开始变得艳丽起来。彩色的月季花在路边绽放,路过的行人只需瞥上一眼,就能收获情绪价值。 有“北漂”在网上留言:“要谢谢那个决定在北京环路种月季的人。” 这份浪漫并非偶然。 在中国南北方的差异中,北方马路更为宽广常被提起。在早年的城市规划中,为了满足环路上的车流,北京更是尽可能扩大道路面积。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道路绿地空间小、形式单一成为北京绿化被人诟病的点。 2000年后,随着“绿色城墙”理念的提出,类似二环路的绿化多了很多色彩层次和花灌木的点缀。而月季,也被大量种植在道路附带的绿地中。 这种包括街旁绿地在内的城市“边角料”,很多人称之为口袋公园。 这并非新潮的词。早在1963年,口袋公园的概念就在一个名叫“纽约的新公园”的展览中被提出,用来指散布在城市高密度中心区的呈斑块状分布的小型公园。 世界上第一个口袋公园是佩雷公园。这座位于美国纽约53号大街的公园,占地仅400㎡,还没一个标准的篮球场大。 没人敢相信,佩雷公园年平均面积游客量会达到中央公园的两倍之多。要知道,中央公园是美国第一座城市公园,同时也是纽约市第六大的公园。 正是因为佩雷公园的成功,口袋公园开始流行起来。比如,英国发起“乡村在门外”运动,日本开始提倡“贴身公园”,而西班牙则在关键点实施小规模绿化和改造。 &nb城市边角料,也能变成公园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外交部:《北京宣言》为巴勒斯坦人民带来了宝贵希望
- 厦门:驾驶员换证可在“e政务”办理 不必再跑窗口
- 厦门:城乡居民基本医保 参保可网上办理
- 厦门成功大道隧道群 16块标志牌“上岗”
- 台风“潭美”致三亚内涝:风大雨更大,城市积水深
- 厦门地铁五一假期优化调整 高峰时段行车间隔减少
- 5月10日15时 厦门全市将试鸣防空警报
- 首个国内高端邮轮免税综合体落户厦门
- 火热滑雪季,雪场为何停运?
- 厦门延长生育津贴发放天数 增加30天
- 五一假期厦门辖区高速 日均流量同比下降
- 厦门空调清洗业务火热 清洗师“档期”很难约
- 傅首尔与老刘闹离婚说明了什么?“全职丈夫”难以得到尊重
- 五一假期厦门辖区高速 日均流量同比下降
- 厦门金安社区邀请援鄂白衣战士讲述战“疫”故事
- 厦门:成功救援 抑郁少年成蓝天救援队队员
- 贾跃亭也来了,中东会是造车新势力的“乐土”吗?
- 新增两款原产地证书可自助打印 助力企业海外清关享惠
- 厦门出台3.0版优化营商环境方案 吸引优质项目落地
- 事关你我!福建省18家重点实验室公布,这家医院凭什么上榜?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