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十大流行语”发布,“未来产业”“city不city”等入选
12月2日,流行《咬文嚼字》编辑部在沪发布2024年“十大流行语”,布未不“数智化”“智能向善”“未来产业”“city不city”“硬控”“水灵灵地×××”“班味”“松弛感”“银发力量”“小孩哥/小孩姐”等10条入选。产业
一、入选数智化。流行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布未不融合体,即在数字化的产业基础上,引入智能化的入选高级技术,如自主学习、流行决策优化、布未不预测分析等,产业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入选优化资源配置、流行提升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布未不数智化是产业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二、智能向善。指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有利于更好增进人类的福祉,既能够推动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又能够让社会更加美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安全和治理。“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发展理念,已成为打造全球人工智能良好生态的基石。
三、未来产业。指由前沿技术驱动,具有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包括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新赛道。未来产业的突破和发展,将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变革。
四、city不city。美国博主保保熊用短视频记录在中国旅游经历,视频中他和妹妹对话:“上海city不city啊?”“好city啊!”“city”本义是城市,也可指城市化的。保保熊表示,他对话中的“city”指的是时髦、洋气、现代化,又指刺激、开心的感觉。“city不city”即“时髦不时髦”“洋气不洋气”“现代化不现代化”,“好city”即“好刺激”“好开心”。保保熊的视频走红后,“city不city”成为超级流行语。自中国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来华观光旅游,中国旅行视频成为许多海外博主的“流量密码”,美景美食、高铁出行以及热情好客的中国人民,让外国友人直赞“city”。2024年7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回应“city不city”流行话题时表示,中方将不断优化人员往来便利措施,让外国朋友们在中国旅行更方便,更舒适。“中国就在这里,欢迎大家来!”
五、硬控。“控”即控制,“硬控”即强行控制。“硬控”一词最早来源于游戏,指使游戏玩家在一定时间内无法操控自己角色的一类技能。如今,“硬控”一词的使用逐渐扩展到了更为广泛的社交语境中,用来形容某个事物或现象对某人产生强烈吸引力,让人无法转移视线和关注。网络上常说的“××硬控我×秒”“××硬控我×分钟”,表达的就是某种事物非常吸引人,让人短期内完全沦陷,身不由己。
六、水灵灵地×××。“水灵灵”多用来形容人漂亮而有精神,也用于形容动植物等润泽、有生气。“水灵灵地×××”出自一位韩国女歌手在展示照片拼贴画时说的话:“我就这么水灵灵地在中间,周围都是可怕的姐姐们。”网友们纷纷效仿造句,将“水灵灵地”与各类词语搭配,形容某种行为生动、鲜活或值得称道、引人关注。其使用语境逐渐扩大,可用于强调、突出,如“咱们一起水灵灵地出发吧”,也可用于调侃、自嘲,如“他(我)就这么水灵灵地被开除了”。
七、班味。上班工作后,由于任务繁重、条件艰苦、关系复杂等,人们表现出眼神疲惫、面容憔悴、不修边幅等状态。这种状态即“班味”。“班味”的走红源自网文《一旦上过班,你的气质就会改变了》:“只要上过班,就会沾染上了班味,再也去不掉了。那种上过班的疲惫气质真的是模仿不出来的。”网友热议“班味”,既分享自己的“班味”表现,也分享告别“班味”、平衡工作和生活的种种努力,如旅游、休假、社交、文娱等。“去除班味”“洗掉班味”等说法因此也广为传播。
八、松弛感。“松弛”既可指不紧张,也可指不严格。如今的“松弛感”一般指面对压力时从容应对、善待自己、不慌张、不焦虑的心理状态。“松弛感”走红源自一位博主的旁观经历:一家人出门旅游,所有行李都被退回,但他们没有吵闹,也没有生气崩溃、相互指责,而是重排行程,气氛全程松弛。博主将此事上传后,“松弛感”引发热议。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松弛感”火遍全网。中国队00后小将出征奥运表现出的“松弛感”引人瞩目。他们面对压力应对自如,以“新世代的松弛感”和阳光心态展现满满的青春自信,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比赛成绩。
九、银发力量。“银发”借指老年人,“银发力量”指老年群体在社会各个领域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力量。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朋友参与到志愿服务、文化教育等活动中来,为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银发力量”。“银发”族词语也不断发展壮大,如“银发浪潮”“银发市场”“银发经济”等。
十、小孩哥/小孩姐。“小孩”指的是儿童、幼儿,泛指未成年人。“哥”“姐”若用于非亲属关系,一般是敬称,指年龄与自己相仿或稍大的人。“小孩哥/小孩姐”指的是在某方面具有过人才能的孩子。他们年纪虽小,却拥有非凡才能,成年人自叹不如,便在“小孩”后加上表示敬意的“哥/姐”称呼他们。有“小孩哥”11岁能造“火箭”,有“小孩姐”14岁创下奥运纪录,均产生广泛影响。如今,社会越来越注重孩子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孩子们获得了更多机会发挥潜能,也获得了更多支持和肯定。“小孩哥/小孩姐”的流行有现实的社会基础。
《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表示,评选“十大流行语”,《咬文嚼字》秉承长期以来的评选原则,即坚持语言的“社会学价值”及“语言学价值”评价标准。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今年流行语折射出的时代特征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智能时代已经来临、以00后为代表的年轻一代正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老年群体成为社会发展更为重要的推动力量等方面。
(责任编辑:百科)
-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去年深入开展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治理以来,人民群众“看电视难、看电视烦”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国 ...[详细]
-
东南网2月18日讯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廖丽萍 通讯员 殷冷媛 谢臻) 新春伊始,厦门航空维修产业展现了良好势头。据统计,今年1月厦门海关监管进境维修飞机21架,同比增长23.53%;保税维修进出口货 ...[详细]
-
东南网2月1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 沈威 通讯员 李筱莎 林昕昀 王清洵)昨天上午,在厦门海事局的服务保障下,历时约8小时,加油船“宏信106”轮在厦门远海码头为&ldqu ...[详细]
-
厦门华锐莱普顿学校供图东南网6月8日讯本网记者 李霖)记者近日获悉,坐落于厦门市集美区马銮湾畔的厦门华锐莱普顿学校将于今年9月正式开学。该校是一所覆盖幼、小、初、高全学段的十五年一贯制国际化学校。初中 ...[详细]
-
在关于气候变化的互动剧场中,参与者扮演18位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市民”,比如一位63岁的女性退休教师。视觉中国/图水漫出了下水道口。什么都有,人字拖,医院的氧气罩,住宅楼顶的垃圾桶,地下空间的锤子 ...[详细]
-
东南网2月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吴鹏波 通讯员 韩超)2月7日上午,2025年全国帆船冠军赛在厦门环东浪漫线正式拉开帷幕。作为今年第一场全国性帆船比赛,这场比赛也意味着新一年中国帆船赛季的启航。本次比赛 ...[详细]
-
岛内老旧小区燃气管道接受“体检”海西晨报讯记者 彭怡郡 通讯员 王鹏)厦门岛内部分管道服役时间将近30年,由于地下敷设环境变化,安全运行风险加大。近日,市特检院受厦门华润燃气有 ...[详细]
-
一辆失控的面包车向前滑行,将两个人轧住无法动弹。听到呼救声后,6名快递小哥一起冲向前托举起车辆,仅用了15秒就救出了伤者。这个惊险又暖心的画面,发生在6月3日福建厦门市思明区禾祥西路。当时,一辆面包车 ...[详细]
-
为贯彻以投资者为本的监管理念,加强对限售股出借的监管,证监会经充分论证评估,进一步优化了融券机制。具体包括:一是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二是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对融券效率进行限 ...[详细]
-
优服务厦门存量房交易登记启动“全程网办”线上办理只跑一趟,为您解读5大新变化厦门日报讯 记者 黄语晴 通讯员 谢小苹 胡嫔嫔)即日起,存量房交易登记将实现“全程网办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