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同比下降约20.5%丨政经十事
2025年2月8日,年全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为610.6万对,国结较上年减少了157.4万对,婚登同比下降约20.5%。记数离婚登记数同比微增1.1%、同比至262.1万对。下降 统计显示,约丨全国结婚人数在2013年达到顶峰的政经1346万对后持续下降,2022年降至683万对。年全2023年受疫情积压需求释放影响短暂回升至768万对,国结2024年再现明显下行趋势。婚登对比峰值时期,记数当前结婚规模已缩减超五成。同比 1978年,下降全国结婚登记数为597.8万对(据《2020中国民政统计年鉴》),约丨为有统计以来最低。这也意味着,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降创46年新低。 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侯佳伟,长期关注人口发展。她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当前影响结婚人数减少的三大原因是:适婚年轻人群减少、初婚年龄持续延后,以及生育观念的转变。“北上广深的初婚年龄已经在30岁以上了,这部分人群本身就在减少,同时又在不断地往后推(结婚时间)。” 未来5-10年,结婚人数是否会筑底或触底反弹?侯佳伟认为,很难说底线是多少,未来可能还会继续减少。结婚人数的持续减少可能进一步加剧生育率的下行压力。2022年,我国生育水平已经降至1.05。 侯佳伟提到,欧盟一些国家的生育水平在1.5左右,其中一半是婚内生育,一半是婚外生育,如果只看这些国家的婚内生育,其实已经跌到了0.7左右。对于中日韩等东亚国家而言,仍然是婚内生育为绝大多数。随着结婚越来越晚、越来越少,生育水平必然会继续走低。 以韩国为例,2023年总和生育率仅为0.72,这与韩国年轻人晚婚不婚密切相关。以30-39岁分性别人口为例,男性未婚比例从2010年的37.87%升至2020年的50.79%,女性从20.41%升至33.61%。换言之,现今在过了生育黄金期但尚能生育的年龄,男性有一半的人未结婚,女性有三分之一未婚,不婚不育现象普遍。2022年男性和女性平均初婚年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黑救护车”从何而来?非急救医疗转运困局求解
- 【每年家风】建设好家风 传承好家训丨我校首届家风节活动圆满结束!
- 比亚迪宋家族2月狂销12万台,蝉联中国SUV销冠!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支行被罚款35万元
- SpaceX & 蓝色起源,试飞难免失败
- 城西桥中心城管中队:法规宣传进社区 共建宜居新环境
- 工商银行马鞍山分行为客解决国债兑付难题获赞扬
- 工行合肥蒙城北路支行全心全意为客户排忧解难获夸赞
- 为什么大家不再愿意去三亚潜水?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支行被罚款35万元
- 皖智教育集团开展第六届反思日活动
- 第24 届安徽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规则解读培训会圆满落幕
- 最高法强调对未成年人犯罪宽容不纵容
- 浦发银行联合国元证券 成功举办安徽省上市公司2025合作论坛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支行被罚款35万元
- 中国人寿合肥市分公司第十三营销服务部被罚20万
- 失去10个孩子的震中村庄
- 情系环卫工,温暖元宵节——中信银行滁州分行开展“元宵佳节送温暖”活动
- 用心陪伴,钇起有为!2025钇为灵感趣改季正式启动
- 工商银行马鞍山城建支行积极推广“科创贷”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腾飞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