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当洋酒?外文包装看不懂 乱猜误用有风险
原标题:酱油当洋酒?酱油酒外外文包装看不懂 乱猜误用有风险
-一些市民根据商标图绘等想当然使用洋货
-专业人士提醒:事先应通过可靠渠道查询使用方法
制图/张平原
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黄语晴)买回海外的护肤品、食品或药品,当洋面对看不懂的文包误用外文包装,查也不查就想当然地使用,不懂结果发现是乱猜误用——别稀奇,这样的有风状况还真不少。不久前的酱油酒外一则新闻,报道两个孩子误将外包装画着卡通形象的当洋日本咳嗽药水当作饮料服下,出现嗜睡症状,文包误用送至医院紧急抢救。不懂
记者走访了厦门本地,乱猜也发现了不少类似的有风情况。记者以这一事件为始,酱油酒外结合本地的当洋一些误用状况,希望提醒大家:海外产品的文包误用外包装均为外文,有些产品还无法查到详细说明,存在误用风险,必须谨慎保存和使用。
护肤品
卸妆水当爽肤水想护肤却适得其反
“护肤品误用的状况是很常见的。”据从事海外代购近10年的李小姐透露,不少客户购买了海外的护肤品套装后,由于看不懂外文说明,弄混了各类小瓶护肤品的功效,精华露、眼霜、面霜“傻傻分不清”;还有不少客户混用了洗发露、护发素,“大家做产品功课时,主要看功效,一看反正都是洗头的,就没有注意分辨使用方式。”
据了解,不少误用都是因为外包装带来了不正确的联想。李女士的女儿为其买了一套日本护肤品,其中有一瓶卸妆水,而其包装与李女士之前所用的爽肤水颇为相似,加上瓶身印有“皮脂毛穴”“水”“透明感”等字样,李女士便将其认定为爽肤水,并每天使用。直到4个月后,女儿从外地回来,才发现她误将卸妆水当成爽肤水。“得再用多少精华,才能把这4个月卸妆水对皮肤的危害补回来啊。”她感叹道。
张先生则因外包装上的图绘,误将润肤乳当作沐浴乳。
拿到朋友赠送的法国马油膏时,外包装上密密麻麻的法文,让他辨不清产品名,“连查都不知道怎么查”,一见外包装上绘着身型曲线,便以为是沐浴乳。一直使用到第三天,发现皮肤油腻难以洗净,上网查了查品牌名,才发现该品牌是专门做护肤产品的。
食品药品
误把酱油当洋酒药品禁忌易忽略
除了护肤品,一些从国外买回的进口食品也会出现误用情况。黄小姐曾把亲戚赠送的一瓶意大利酱油当作洋酒,“瓶子的外包装精致大气,我们一直以为是洋酒。直到家里来了客人,兴高采烈地拿出来,打算开瓶洋酒喝,才发现味道不对。”另一位从泰国买回布丁粉的胡先生,则因看不懂外包装上的泰文说明,按一般做布丁的方法尝试,结果布丁无法凝结,生生将布丁冻做成了一碗“布丁汤”。
而在药品方面,不少市民会了解海外药品的功效、使用方法,却常常忽略了药品成分和使用禁忌。“一般知道药品的功效后就会直接使用。”市民陈小姐表示,自己了解海外药品的功效后,一般不会再上网查询详细的说明书了解药物成分、不良反应及使用禁忌,这无疑也为用药安全埋下了隐患。
提醒
使用外文产品前
应仔细查询用法
购买海外产品,遇到外文包装看不懂的情况,应咨询相关销售人员,或上网查询使用方法后再使用;为降低风险,市民购买海外产品时,也应尽量选择官方渠道,并留意目标产品的用户评价,避免购买负面评价较多的产品。
在药品方面,尽量购买安全性较高、疗效确切、质量稳定的非处方药,购买时应认真查看药品名称、生产单位、生产日期、有效期及储藏条件;购买后应上网查询或向医生咨询,确认该药物的功效、成分及使用禁忌,并妥善保管,以确保用药安全。
(责任编辑:文旅)
-
最近,交通执法部门收到多起涉及“黑车”串通旅游售票点坑骗游客的投诉,市交通执法支队加大对涉诉重点地段的执法巡查力度。17日,直属大队联合厦门曾厝垵边防派出所,对厦大学生公寓一带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孟凡虎)近日,2013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正式下达。《计划》涉及就业、社会保险、人才队伍建设、劳动关系协调和能力建设等五个方面。 据悉,计划主要指标包括实施就 ...[详细]
-
本报讯(通讯员 周毛毛)为激发青年员工、青年集体创新创效潜能,汇聚推动公司平稳较快发展的智慧力量,3月至5月,山东港湾建设集团开展了“青年创意汇”活动,鼓励青年员工以实际行动投入到创意实践中来 ...[详细]
-
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张晓燕 许贞敏 郑志刚)“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让每一位当事人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就是我的理想。”4月28日下午,在东港区人民法院九楼圆桌会议室里,以“理想与责任”为主题的首期 ...[详细]
-
联合救援小组在江门参与救援行动。曙光救援队供图曙光队员在清障。海峡网讯 厦门晚报记者 朱俊博)强台风“山竹”登陆广东前,厦门的一支队伍迎风而去,和当地的救援力量一起,全力抗击台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梅秀丽 通讯员 滕振华 王田 金晓男)日前,记者从岚山区商务局获悉,今年一季度,该区完成外贸出口总额3.3亿美元,同比增长27.1%,出口总额居全市第一。 据悉,首季外贸出口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迟锐) 5月3日11时48分,岚山区碑廓镇某粉条加工厂发生氨气泄漏,接到报警后,岚山消防大队迅速出动2台消防车、14名官兵火速赶往事故现场救援。经过消防官兵一个多小时的紧急处置,成功 ...[详细]
-
本报记者 刘祥彩 通讯员 滕以来 徐磊 不管哪一行,只要肯钻研,总会出成绩。 高原长,现任日照港股份二公司机械一队装载机甲班班长。在数以万计的港口工人中,他是很普通的一员,有人称他为“老黄牛”:吃 ...[详细]
-
台海网9月19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通讯员 集法宣/文 陶小莫/漫画)他们虚构事实,他们伪造文件和印章,他们欺骗银行,骗贷金额高达2420万元,最终导致巨额贷款无法收回,给银行造成400多万元的损 ...[详细]
-
三名犯罪嫌疑人被判十余年本报记者 刘祥彩 通讯员 魏培培 潘涛 游戏厅结识成朋友,赌博输钱合伙绑架熟人,向熟人妻子勒索一百万,得手后买车、赌博挥霍殆尽。日照市东港法院以绑架罪分别判处被告人焦亮、张龙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