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日照文化产业博览会侧记
每颗心都在感受文化魅力
——首届日照文化产业博览会侧记
本报记者 王秀洁
推着婴儿车的首届父母,领着孙子的日照爷爷奶奶;满头白发的花甲老人,相约而至的文化年轻人……9月21日上午9点,首届日照文博会市会展中心主会馆还未开放,产业门口已经聚满了等候的博览观众。
开幕式结束后,首届记者随观众流进展区,日照一路走来,文化目不暇接。产业黑陶展区的博览创意展示,线狮、首届皮影戏的日照精彩演绎,动漫影片的文化新奇刺激……传统与创意交融、现代与民间结合的产业文化大餐,让每个年龄段的博览参观者都能在此找到兴趣契合点。
“现实版穿越”赚足年轻人眼球
“这不是现实版‘穿越’嘛,太有创意了!”在黑陶创意展区,来自大学城的小王一脸惊讶。记者看到,一束束茅草砌成的草房边,三个穿树皮、留长发、涂油彩的“原始人”一会静如塑像,一会又动手专心致志制作起黑陶。独具特色的创意展示,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年轻人排队争相合影留念。
据黑陶大师邢葆东介绍,该创意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再现了4500年前祖先们制陶的情景。历史与创意”碰撞“,让观众了解黑陶文化由来的同时,也能留下深刻印记。
在该展区,除了300多件省级以上的黑陶获奖精品展示外,十几位工作人员现场制作黑陶的场景也甚为壮观。”以前见的都是成品,没想到需要这么多道工序,现场制作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到了它的魅力。“钟爱传统文化的小惠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热点)
推荐文章
-
▲蒋老师和他收藏的站台票▲加快票▲硬座区段票▲补票▲车票的乘车时间▲纸质车票▲带磁车票海峡网8月23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文 吴晓平/图 通讯员 朱可可 万宇)岁月变迁,高铁车票“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秦钊) 10月27日晚,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精心打造的大型原创古装历史吕剧《毋忘在莒》,在市人民广场公演。优美的唱腔,唯美的场景,动人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了在场的千余名观众。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杜洁) 10月29日,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3.3亿元,同比增长10.9%,增幅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回升0.2和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实现增 ...[详细]
-
今年规划建4万个“电子眼” 本报讯(记者 秦钊) 今后,我市将继续加大全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采取经济强村单独建、经济弱村联合建等方式,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努力实现农村地区视频监控全覆盖。这是10月24 ...[详细]
-
曾煜珉每天都坚持创作三四个小时。曾煜珉作品海峡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陈满意 通讯员 林志杰 崔颖)今年56岁的曾煜珉家住在杏林街道曾营社区。记者前往他家采访途中,在窄巷里拐了多道弯,向居民打听时,说要找&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杜洁) 10月29日,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3.3亿元,同比增长10.9%,增幅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回升0.2和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实现增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蒋月阳) 10月31日,记者从市住建委获悉,我市实行的“一表通”服务使得审批效能提升,将建设工程安全施工措施备案、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等5个环节一并纳入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环节,建设项目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曲亚平)记者从市援疆办获悉,近日,我市第七批新轮换的8名援疆医生和新疆麦盖提县16名当地医生签订《“1+X”结对带徒责任书》,确定了师徒关系。按照责任书要求,援疆医生将发挥业务技术 ...[详细]
-
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沈彦彦)最近,生猪又成了养殖业的热门话题。春节过后,全国生猪价格持续走低,我市生猪收购价格在上半年一度触底,跌破每斤6元的关口,为5年来的最低。这样持续低迷的情况在上月初迎来了拐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陈蕾)10月26日18时至22时,市气象局组织专业人员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据了解,此次我市普降小雨,平均降水量为4.2毫米,增雨点增雨效果明显。 此次人工增雨作业共出动4辆火箭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