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非法中介陷阱 守护消费金融安全
近年来,防范非法“代理退保”“代理维权”“减免债务”等非法中介活动频发,中介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陷阱消费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守护这些非法中介以“专业维权”“全额退保”“无条件减免债务”等噱头吸引消费者,金融实则背后隐藏着重重陷阱。安全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下称“民生信用卡中心”)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防范非法防范非法中介陷阱。中介 一、陷阱消费“代理退保”——披着维权外衣的守护敛财陷阱 “代理退保”是非法中介最常见的套路之一。不法分子以“全额退保”“代理退保手续费”等名义,金融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办保险退保事宜,安全主要手段包括: 1. 虚假承诺。防范非法不法分子谎称可以“全额退保”或“拿回更多钱”,中介诱导消费者支付高额手续费。陷阱消费 2. 伪造材料。不法分子通过伪造证据、恶意投诉等方式,损害消费者信用记录。 3. 收取高额费用。在成功代理退保后,不法分子收取远高于市场标准的服务费。 二、“代理维权”——以维权之名行诈骗之实 “代理维权”是非法中介的另一套路,他们以“帮助消费者维权”“解决债务问题”等名义进行“维权”,实则通过以下手段牟取不正当利益: 1. 煽动情绪。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对金融机构的不满,夸大问题严重性,煽动消费者采取过激行为。 2. 收取高额服务费。在所谓的“维权”过程中,不法分子收取远超合理范围的费用。 三、“减免债务”——虚假承诺背后的法律风险 非法中介以“减免债务”“无条件解除债务”等承诺吸引消费者,实则通过以下方式侵害消费者权益: 1. 高额前期费用。不法分子要求消费者支付大额“服务费”“咨询费”,但实际并未提供任何实质性服务。 2. 伪造协议。不法分子通过伪造债务减免协议,骗取消费者信任。 3. 转移资金。不法分子诱导消费者将资金转入其账户,随后拉黑消费者,卷款跑路。 以上行为不仅无法真正解决问题,还可能使消费者面临法律风险,陷入更大的困境。在此,民生信用卡中心温馨提示您: 1. 增强风险意识。消费者应提高警惕,对“全额退保”“无条件减免债务”等承诺保持警惕,不轻信陌生来电和网络信息。 2. 通过正规渠道解决问题。遇到问题应通过金融机构或监管部门的正规渠道反映和解决,切勿委托不明身份的中介代办。 3. 保护个人信息。不轻易向他人透露身份证号、银行账户等重要信息,防止信息泄露。 4. 学习金融知识。通过正规渠道学习金融知识,提高识别非法中介的能力。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考古新成果破解青藏高原人类早期迁徙生存密码
- 联合收割机上的“新麦客”
- 北京通州警方通报:16岁男生校内伤3人,还涉嫌杀害2名邻居、打伤母亲
- 市监局通报“秀山县中医院食堂盒饭现鼠头”:经认定为老鼠头
- 台当局一空军副司令晋升上将 被曝曾下令发布大陆“导弹空袭警报”
- 袁隆平生前谈到梦想哽咽 网友:袁老,我们想你了!
- 不是“二阳”,是急性咽喉炎犯了?丨漫热点
- 安徽长丰警方通报“男童被打后跳楼”:肺部挫伤,暂无生命危险
- 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新规来了!公募人士:可投基金范围超预期,引导长期投资
- “社会对监狱改造寄予太高期望,给予的资源却不足”
-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发起人甘犁:14年调研让政策更加有的放矢丨首席访谈⑧
- 广东消防“排雷”:治电瓶车,查医疗机构,清“厂中厂”
- “莱猪”吃完吃美牛!民进党继续执政,台湾民众继续吃亏
- 去最高、最低、最远之地,富豪何以热爱极限探险
- 打喷嚏也骨折?他们只想做普通人丨硬核唠科
- 北京连续40℃破纪录,为何北方比南方更热?
- 2022两岸关系综述
- 甩卖Q房网,昔日“沥青大王”吞商誉苦果
- 13岁9岁4岁和1岁,坠机哥伦比亚丛林生存40天
- 阿里云彻底分拆:类似蚂蚁,牵动达摩院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