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康复获突破性进展丨科创要闻
一位车祸引起颈椎处脊髓完全性损伤(ASIA评分A级)、脑机四肢瘫痪14年的接口进展患者,接受脑机接口试验,康复将两枚硬币大小的获突处理器植入颅骨,采集感觉运动脑区神经信号,破性手术后10天出院。丨科 经过三个月的创闻居家康复训练,患者可通过脑电活动驱动气动手套,脑机实现自主喝水等脑控功能,接口进展抓握解码准确率超过90%;患者脊髓损伤的康复ASIA临床评分和感觉诱发电位响应均有显著改善。 2024年1月29日,获突清华大学医学院脑机接口研究团队与北京市宣武医院联合团队,破性召开临床试验阶段总结会,丨科宣布在2023年10月24日进行手术的创闻首例患者,脑机接口康复取得突破性进展。脑机 此次首次植入试验,无线微创植入脑机接口NEO(Neural Electronic Opportunity)系统软硬件由清华大学医学院洪波教授团队与博睿康科技合作开发,临床合作单位包括宣武医院、天坛医院。 该系统采用无线微创设计,体内机埋在颅骨内,电极覆盖在硬膜外(硬膜位于颅骨和大脑皮层之间,起到保护神经组织作用),不损伤大脑细胞。居家使用时,体外机接收脑内神经信号,传送到电脑或者手机上,借助解码算法实现脑机接口通信;植入颅骨的体内机,由体外机隔着头皮供电,无需电池,患者可终生使用。 另外,第二例脊髓损伤患者植入已于2023年12月19日在天坛医院成功进行,信号接收正常,患者目前在居家康复训练中。 同在1月29日,美国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X上称,公司团队于1月28日进行了首例脑机接口设备人体移植,移植者目前恢复良好。 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是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信息通道,实现两者之间直接信息交互的新型交叉技术。 按照技术划分,以上两项研究都属于侵入式BCI,即通过神经外科手术将电极等信号记录装置植入脑内特定部位,实现精准定位的高通量神经信号采集的脑机接口技术。 Neuralink尚未披露更多细节。但从它在2023年9月发布的临床试验对象招募信息看,同时两项试验的病例类似,Neuralink面向的是因颈脊髓损伤或肌萎缩侧索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多地成立党委人才工作局
- 中国化工学会到日照考察对接
- 59名大学生零距离触摸日照体育产业
- “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 市领导看望慰问残疾人
-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梁巍:老龄化浪潮下,如何留住听力?
- 重访汶川公益行|“山东的兄弟来了”
- 4月份我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面改善
- 日照两部集邮展品在全国邮展竞赛级展出获奖
- 事关春运购票,12306务工人员预约购票服务今日上线
- 资助20名贫困青少年 日照启动“希望宿舍”关爱项目
- 资助20名贫困青少年 日照启动“希望宿舍”关爱项目
- 6月起,国画大咖云集五莲共绘湖光潋滟
- 网商银行首摘“罚金之王”|金融合规月榜
- 日照首届扶残助残晚会精彩上演
- 日照考生来看普通专升本各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
- 日照本周气温不高 周六大部分地区有雷阵雨
- “深巴兵哥”:深圳“4050”老兵的再就业
- 白鹭湾科技金融小镇 环境优化引发聚合效应
- 日照启动年度农户科学储粮项目建设
- 日照启动工伤保险内部控制专项检查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