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考古新成果破解青藏高原人类早期迁徙生存密码

考古新成果破解青藏高原人类早期迁徙生存密码

2025-05-08 08:50:57 [健康] 来源:江南快线要览

  新华社拉萨4月29日电(记者春拉、考古刘洲鹏)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29日在拉萨举行的新成徙生2024年度业务工作公众分享会上通报,尚嘎岗遗址、果破秀玛洞穴遗址、解青噶尼遗址等考古项目,藏高存密为破解青藏高原人类早期迁徙生存密码,原人构建西藏考古学文化石器时代时空框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类早

  4月29日,分享会现场照片。考古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 摄

  拉萨堆龙德庆区尚嘎岗遗址初步揭示,新成徙生早期人类在距今10万年左右已踏入西藏高原中部。果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李浩说,解青尚嘎岗遗址出土的藏高存密石制品组合表现出以盘状技术为特色的旧石器时代中期技术特征,光释光测年显示,原人该遗址三级阶地文化层年代不晚于距今10万年。类早

  李浩说:“超景深显微镜与扫描电镜可以分析石器的作用对象和使用方式,通过石器表面的使用擦痕和光泽,我们推测这些工具曾被用于加工皮毛等活动,展现了早期人类高海拔极端环境的生存智慧。”

  西藏阿里革吉县秀玛洞穴遗址呈现了4万年前青藏高原西部洞穴类型遗址的使用与延展情况。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考古队员谭韵瑶说,秀玛洞穴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品,相关旧石器文化遗存与距今4.5万年的西藏尼阿底遗址、梅龙达普遗址二期遗存年代相当,但文化面貌存在差异,对于探讨高原腹地不同技术人群的迁徙、交流和融合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西藏阿里革吉县噶尼遗址、日土县夏达错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成果表明,细石叶技术在距今1万年左右就已到达西藏西部,并延续至6000年前。其中,夏达错遗址不仅出土了大量细石器,还出土了距今约8000年的磨制石针,标志着青藏高原最早的磨制技术已在西藏西部出现。这种从打制石器到磨制技术的转变,表明西藏石器时代生产技术发展的革新阶段。

  西藏大学教授李永宪说:“这些年西藏田野考古新发现越来越多,相信未来高原大地沉默千年的历史文物将通过各个领域专业人员的研究不断被活化。”(完)

(责任编辑:股票)

推荐文章
  • 田间地头的他们|农民老杨为什么坚守?

    田间地头的他们|农民老杨为什么坚守?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韦营乡孙家岔村村民杨效平今年59岁。过了半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子的他,如今已成为有驾照的农机驾驶员。在田间地头,老杨驾驶着新式农机设备,感受着科技赋能的乡村变化。“他为什么坚守? ...[详细]
  • 日照展区用“亮点”演绎文化盛宴

    日照展区用“亮点”演绎文化盛宴 本报济南讯记者 王秀洁)围绕“创意、融合、发展”的主题,第三届山东文博会在着重突出创意和特色。日照在筹备文博会的过程中,将创意和特色融入每一个细节,不仅注重在传统参展项目中注入创新元素,诸多“首次” ...[详细]
  • 我市首届聋儿康复教师及家长培训班开班

    我市首届聋儿康复教师及家长培训班开班 本报讯记者 张源)10月11日,我市首届聋儿康复教师及家长培训班开班,全市60余名聋儿教师及家长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旨在提高我市聋儿康复教师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热爱聋儿康复 ...[详细]
  • 赵效为督查市区集中供热改造工程

    赵效为督查市区集中供热改造工程 本报讯记者 李敏)10月5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效为督查市区集中供热改造提升工程时强调,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加大施工力量,在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如期供暖,让市民温暖 ...[详细]
  • 【好评中国·追光青年】

    【好评中国·追光青年】 徐璐,一名“00后”农村社区专职工作者,就职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下管镇联新桥村。2023年,她毅然放弃城里的工作,怀揣着建设家乡的愿望,选择回到村里。工作之余,她拿起手机和支架,用镜头记录家乡的点点滴 ...[详细]
  • 日照定位“海洋特色新兴城市”

    日照定位“海洋特色新兴城市” 系统推进海洋产业与临海产业、涉海产业 大众日报记者 李梦 一艘满载巴西大豆的巨轮驶进日照港,昂首伫立在岸边的塔吊便伸长臂膀迎上去,将大豆吊运至栈桥上的传送带,几分钟进入日照中纺油脂加工车间。这 ...[详细]
  • 全市实施“六项突破”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全市实施“六项突破”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全市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要求 实施“六项突破”完成全年任务目标本报讯记者 李敏)10月22日上午,我市召开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侯成君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听取了各区县前三季度 ...[详细]
  • 市领导到包联乡镇调研走访

    市领导到包联乡镇调研走访 本报讯本报通讯员) 10月21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钱焕涛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包联乡镇莒县夏庄镇检查指导包联工作。 钱焕涛先后到夏庄镇戚家坡、北汀水村、胡家孟晏、西旺疃等村,实地察看了包联 ...[详细]
  • 苏联志愿飞行员的中国情缘

    苏联志愿飞行员的中国情缘 一副飞行员眼镜,一顶皮革飞行帽……这些是曾参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苏联志愿飞行员尼古拉·马特维耶夫的遗物。在莫斯科,他的孙子安德烈向中国日报记者彭译萱讲述了这些物品背后的故事。1938年,尼古拉作为苏联 ...[详细]
  • 重阳节市民孝心花样多

    重阳节市民孝心花样多 送鲜花 陪游玩 做好菜 本报讯(记者 李刚业) 10月16日是重阳节,港城处处洋溢着敬老爱老“味道”,许多市民在这个周末抽出时间为父母过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市民向父母表孝心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为父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