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回炉读职校,寻觅旷野还是轨道?
2024年1月,寻觅青岛,旷野徐丕兵给大学生技师班的还轨学生上课。受访者供图 2024年1月,大学道当“为什么越来越多本科生回炉读职校”登上网络热搜时,炉读山东大专教师陈茂珊回想起一年多前在老家的职校经历。 那时,寻觅她刚从澳大利亚一所大学的旷野对外英语教学专业硕士毕业回国,决定一周花三四天时间,还轨在老家接受“再教育”。大学道学校是炉读闹市区步行街附近的一座两层门面,楼内约莫有十六七间教室,职校一些教室里摆放着台灯、手部模型与可供两人面对面而坐的桌椅。 她很难忘却里面的学生。他们之中有人约莫十六七岁,初高中没读完便辍学,也有人早早做了单亲妈妈。在高考大省一路拼杀至一本,又到海外留学的陈茂珊,感觉格格不入,“说白了,我在那儿就是一个异类”。 不过,陈茂珊还是留在那家职业培训机构,做了一个月的美甲学生。 作为“回炉者”,陈茂珊并不孤单。近年来,高等教育学历外加职业技能证书,成为不少大学毕业生求职时的配置。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近两年招收“回炉”考取技能证书的本科及以上毕业生累计超过150人,培训方向主要是心理咨询师、公共营养师和健康管理师等。 与“高等教育难以满足实际岗位需求”的网络论调不同,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多位“回炉者”称,他们作出这样的选择,或出于兴趣,或想排解内心苦闷,或为转换职业赛道。他们的经历,并非在证明文凭无用。 对几乎每个周末都把缝纫机踩得火热的26岁初中教师谢婉来说,辞职或许已经进入倒计时。 云南人谢婉的教师之路一度颇为顺遂:她在西南一所211大学度过了本硕的6年时光,2021年毕业后,考上云南某县级市的一所公办初中,做英语教师。工作有编制,学校离老家也不远,她甚至每个周末都能回家——堪称教育专业学生模板的生活,她过了近三年。 直到2023年国庆假期,在昆明游玩的谢婉看到一家职业培训机构招收制衣学生的广告。她高中时便爱好Cosplay,有做假发与道具基础,能“把两块布缝起来”。受朋友怂恿,她鬼使神差地进去咨询,当即报了名。 自此,每个周末,她都要来到这家机构,学习制衣理论,拿着火枪形状的云尺在卡纸片上画弯曲起伏的衣服版型,踩缝纫机,从早上9点直至下午4点。 硕士文凭在手,却学做衣服,听着似乎有些“浪费”。不过,根据谢婉的观察,在制衣班里,自己这样的学生并不少,“有海外留学回来的,也有本科毕业来学习的”。就连老师都对这样的事不甚在意,“这儿的学生简直五花八门,他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在成都新东方烹饪学校,教师严予也目睹着类似情况。他2016年开始任教,2020年后主要在数个月的短期培训项目中教川菜烹饪,每年会带几百名短期学生。按照他的“回炉”的理由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凭借独特禀赋,邮储银行大零售战略进程几何?|透视金融业年报 ⑦
- 这100家企业研发人员占比最高
- 最高检表态:对未成年人实施故意杀人等严重犯罪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直击胰岛素接续集采:千万“糖友”买药钱再省3.8%
- 以军空袭加沙北部一所学校 已致19人死亡
- 执政党“期中考”败北,韩国总统尹锡悦正在“失民心”
-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恶性竞争的“价格战”伤人伤己
- 官方通报西安地铁10号线试车事故:因试验人员处置不当导致车辆追尾
- Atlas机器人“归去来”丨科创要闻
- 亲以团体挑动对立,巴以冲突成为美国大选战场丨智库视点
- “三无”农药畅销,樱桃、蒜等小宗作物用药求解
- 炒作“4岁儿童走失”相关谣言12人被起诉 揭开网络水军的造谣套路
- 广东自贸试验区九周年成绩单:近700项制度创新投入实践
- 江西南昌一公交车与多名行人发生碰撞,已造成3人死亡7人受伤
- 十部门联动,瞄准“号贩子”“黑护工”;中药材网购乱象被曝光丨周一健
- AI复活明星引争议,是否涉及侵权?
- 赏金猎人:追野猪,追流量
- 理想之城榜2023: 北上广深各领风骚,内陆“C8联盟”后来欲上
- 被指“虐猫”考生再落榜:遭大量网友举报,曾有人因此被退学
- 孤独症儿童长大后,谁来照顾?全国政协委员呼吁完善成年意定监护体系建设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