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耗费数百万套,住酒店拒绝一次性用品有多难?
“请问需要一次性用品吗?每年”尽管不少客人在酒店前台办理入住时回答“不需要”,到房间后往往还是耗费打电话索要。视觉中国/图
住酒店要带什么洗漱品?数百
按照MBTI人格类型,J人(判断型性格)会将物件码放整齐,住酒检查多遍才出门,店拒多难而P人(知觉型性格)拎起背包,绝次说走就走。性用但越来越多人,每年已经习惯将洗漱品放进自己的耗费行囊。
2019年,数百上海要求酒店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牙刷、住酒梳子、店拒多难浴擦、绝次剃须刀、性用指甲锉、每年鞋擦等,拉开告别“六小件”的序幕。2020年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又称新“限塑令”)要求,到2022年底,全国范围星级宾馆、酒店等场所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
但执行情况可能不太乐观。2024年2月,可持续发展咨询公司MSC咨询、环保组织绿色潇湘、南京绿石和芜湖生态发布的《酒店客房易耗品可持续转型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3年4月,长沙、南京、合肥三个城市211位被调研的消费者中,184位仍旧收到酒店主动提供的一次性用品;117家酒店中,客房内主动提供小包装牙膏、牙刷、梳子、一次性拖鞋的有107家,主动提供率91%。
据《2022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估算,全国每天有数百万套“六小件”被使用和丢弃——意味着不少一次性用品难以物尽其用,逃不过被丢弃的命运。
2024年1月18日,为推进源头减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中国饭店协会等四协会也联合倡议,住宿业减少一次性牙刷等塑料用品使用。
快捷酒店做减法,高档酒店做加法。酒店行业也意识到“无废”不仅是政策要求,也可以降低成本,提升酒店形象。但酒店首先是服务业,需要在探索中不断找寻服务品质与低碳环保的平衡。
担心消费者的接纳程度
对于已经发布了4年的新“限塑令”,不少酒店从业者仍不熟悉。
《报告》访谈了106位酒店从业者,主要为前台工作人员,仅有20人熟知新“限塑令”,37人表示有所耳闻,其余49人则没听说过。
《报告》还调研了酒店对新“限塑令”的宣传,在117家酒店中,仅有12家设置了宣传海报或提示牌,报告提到,“较少的宣传表明酒店对新限塑令执行
(责任编辑:民政)
-
2023年8月1日,成都,局部突降暴雨致部分路段出现积水,工作人员及时开展排水工作。视觉中国/图极端天气频发,最热夏天的纪录不断刷新,而早在30年前,一项国际公约就已生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于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李刚业) 4月7日,我市武术爱好者启程赴韩国平泽进行武术文化交流,活动历时7天。本次活动是应韩国武术行业协会邀请,由市武术协会和太极拳研究会联合主办。 此次活动共有来自市直、东港区 ...[详细]
-
记者日前从日照市经信委获悉,全市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所需资金已全部落实,共计3.27亿元,已到位资金近8000万元;部分工程已开工建设。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项目是日照市2013年度12项为民办 ...[详细]
-
交警在路口视频实拍 40分钟抓出11起违章 本报讯(记者 迟锐 通讯员 于晓涛) 3月31日,开发区交警大队民警证实,他们在3月29日14时左右对辖区北京路与黄海二路路口实线区进行视频实拍实录。40分 ...[详细]
-
“全球的外贸都在下降。但在去年中国外贸出口几乎为零增长的情况下,跨境电商给出了非常优秀的成绩单。”国务院原参事,中国跨境电商50人论坛发起人汤敏不吝溢美地如此点评,跨境电商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推动中国 ...[详细]
-
今年客流主力大都在部分短线 本报讯(记者 靳凤清) 4月6日,记者从市汽车总站获悉:今年的清明小长假,市汽车总站共输送旅客达6.67万人次,发送班次达2511个,其中加班63个,送客量与去年同比增长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迟锐) 事故车发生燃气泄漏有多危险?4月3日,岚山消防大队民警证实,日前他们就处置了一起货车燃气泄露事故,没有造成任何损失。4月1日下午两点半,岚山区消防大队轿顶山路中队接到报警,岚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邢慧 实习生 陈京英) 杨福依是个老警察,从城区派出所调到陈疃派出所也有年头了。在他看来,陈疃派出所作为乡镇派出所,在处理警情方面与城区派出所有很大不同。 以前,很多人觉得出了事报警 ...[详细]
-
“体能不足,装备来补。”这次不再是山友们相互调侃的玩笑话,户外运动爱好者很快将迎来一个变革性的新产品。2024年7月末,世界第一款动力服装movewear)——同时也是一款消费级外骨骼产品,开启了预售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孟凡虎)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近日,我市对全市职工因工受伤情况和供养直系亲属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进行集中组织劳动能力鉴定。 本次鉴定有150余人申请参加,现场专家做出意见性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