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爆火中的动物,“热爱不代表零距离接触”
2024年1月4日,文旅哈尔滨,爆火不代表零松花江上冰雪嘉年华园区的动物白狐体验区,抱一次白狐30元,热爱需要排队十多分钟。距离接触视觉中国/图
2024年1月,文旅鄂温克族人杨兰穿着民族服饰,爆火不代表零牵着驯鹿,动物刚走上哈尔滨中央大街,热爱就被团团围住。距离接触
无数双手伸向温顺的文旅驯鹿。虽然驯鹿没有表现出害怕或焦躁,爆火不代表零但细心的动物杨兰发现,它们不喜欢人类涂了护手霜和喷过香水的热爱手触摸自己的脸,总是距离接触扭过头。
这个冬天,“泼天的富贵”砸向“尔滨”等东北城市,一起火出圈的,还有平时并不常见的动物们。
白狐被景区游客摸“迷糊”了,累出了黑眼圈;骆驼和鸵鸟驮着人在松花江的冰面上漫步,它们的老家不在东北,也不在松花江上,而是沙漠和草原;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丹顶鹤,身着“鹤岗小串”的布条,被人用绳牵引着遛弯。
“太萌了。”“我酸了。”“不管打什么工都有点怨气。”大多数网友评论的态度是羡慕或调侃,少有人对这些现象提出质疑。
而在动物保护圈内,批评的声音一边倒。有人认为这打破了人与动物应有的边界,有人觉得某些做法涉嫌侵害动物福利。自然科普作家花蚀说,动物保护界主流观点是:动物展示的目的应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念,例如了解自然,尊重自然,要和自然保持一定距离。“我们希望推动这种观点成为社会主流,但目前它还不是。”
驯鹿下山
杨兰从来没有在哈尔滨冬天的街头见过这么多人。
在中央大街,人挨着人缓慢前行,杨兰“只在照片里看过,国庆节的长城就是这样”。互联网上的流量更大,有本地人在网上直播,不需要“整活儿”(东北话意为做表演、搞事情),光拍中央大街上的行人,就吸引了一千人同时在线观看。
早在2017年12月24日,驯鹿就亮相哈尔滨中央大街,吸引了众多游客拍照围观。视觉中国/图
杨兰是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温克族人,鄂温克族是中国唯一饲养、使用驯鹿的民族。1月初,她和伙伴们携带6只驯鹿,从“中国冷极”内蒙古根河市来到哈尔滨。他们特意挑选了雄性驯鹿,硕大的鹿角符合人们对于驯鹿的印象。
鄂温克族人去哈尔滨的目的很单纯:希望借助驯鹿和巨大的流量,让更多人认识自己的家乡。
驯鹿火了并不意外,火的程度超乎预期。“你们是什么民族?”“从哪里来?”“为什么带着驯鹿?”“能摸摸它吗?”“能跟你们合影吗?”那一天,杨兰和伙伴们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一遍遍地回答发问。
虽然广受欢迎,但驯鹿只是短暂走上街头。第二天,杨兰便带它们回到了家乡。
“如果再有平台联系我们,让我们带着驯鹿去待几天,
(责任编辑:休闲)
-
云南昆明,市民在盒马鲜生门店购买海鲜IC photo/图)过去9年,创始人、CEO侯毅几乎成了盒马的代言人。他个性鲜明,行事大胆,从诞生之初就积极探索各类业态,带领盒马打造了全新的零售体系,成为国内“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王美莹)日前,日照市法律援助中心荣获由司法部授予的全国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示范窗口”荣誉称号。 据了解,近年来,市法律援助中心深入推进法律援助便民利民服务工作体系建设,始终坚持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迟锐) 3月5日,交警东港大队民警证实,日前他们查处了一辆超员车,而这辆车是第一天上路接送学生。 3月4日下午4点,交警东港大队陈疃中队民警在后村镇河山小学路段巡逻时发现,一辆车牌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蒋月阳) 2月25日,市民张女士拨打晨刊热线,她说要表扬一位帮她找回钱包的商场经理。根据张女士提供的联系方式,记者找到了这位经理。经理名叫胡勇,是新玛特购物广场的一位部门主管。 原 ...[详细]
-
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河南省洛阳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近日,洛阳市人民检察院已向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依法告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陈蕾)3月6日,市委常委、统战部长万同到市档案局和日照职业技术学院调研。 针对我市档案系统工作,万同指出,要认真抓好“日照百科”网站建设,精心征集丁肇中档案资料,围绕服务民生进一步拓 ...[详细]
-
尊敬的市民朋友们: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您是否想过,要用播种绿色的方式来抵控PM2.5、消除雾霾,迎接鸟语花香呢?今年3月12日是我国第35个植树节,为建设生态日照、美丽日照,增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张磊 通讯员 杨磊) 3月6日,记者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随着全市各大中小学陆续开学,为确保开学后师生的饮食安全,从2月25日开始,市食品药品稽查支队集中一个月时间,对市管学校 ...[详细]
-
2024年9月24日,上海,一名大学生学习名校保研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政策和条件。视觉中国/图)先后被四位保研的学生放了鸽子,这是35岁的博导周霖未曾料到的。不过,让他气愤的 ...[详细]
-
巡逻、盘查、救助、抓嫌疑人特警的每一天都是“雷锋日”本报记者 邢慧 实习生 何爱芬 每天都在街上巡逻、接处警,跑在路上的车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行走的人们有什么特殊情况需要救助,这些巡逻的特警们都会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