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07547起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陆丽环报道 1月28日,年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2023年12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国共当月,查处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5966起,违反批评教育和处理22696人,中央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6729人,项规这是定精连续第124个月公布月报数据。
数据显示,神问2023年,题起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07547起,年全批评教育和处理153662人,国共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08695人。查处
从查处问题类型看,违反在履职尽责、中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担当、项规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严重影响高质量发展方面,2023年共查处问题39781起,占查处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总数的86.9%。2023年查处的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违规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3类问题,分别占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的42.1%、23.8%、15.3%。
从查处级别看,2023年,全国共查处省部级领导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0起,地厅级领导干部问题649起,查处县处级领导干部问题7899起,查处乡科级及以下干部问题98989起。其中,乡科级及以下干部问题占查处问题总数的92.0%。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按照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部署要求,突出常态长效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找准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四风”特点深化整治,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吃喝等歪风露头就打,对隐形变异新动向时刻防范,从制度机制层面找准症结,推动堵塞管理漏洞、补齐制度短板。要健全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春节将至,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节前教育提醒,紧盯节日期间易发多发问题强化监督,对典型问题及时通报曝光,强化警示震慑,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风清气正过节。
突出常态长效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对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出部署,要求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坚决筑牢中央八项规定堤坝。落实三次全会精神,必须突出常态长效,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以钉钉子精神纵深推进作风建设。
把严的基调落实到纠治“四风”全过程各方面,让严的要求成为常态。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对坚决防止享乐奢靡之风反弹、重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出明确要求,再次宣示了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纠治不正之风的鲜明立场,体现了新时代加强作风建设一以贯之的坚决态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作风建设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始终紧紧扭住了一个“严”字,以坚持不懈的严管严治激浊扬清,赢得了党心民心,厚植了执政根基。踏上新征程,突出常态长效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首要的是毫不动摇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让严成为常态。对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行为要从严查处、决不手软,对因执行程序、把握标准不够严格等因素造成的轻微违规违纪问题要强化教育、严肃纠正,把严的要求落实到思想教育、执纪执法、制度建设等各方面,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做到思想从严、守纪从严、作风从严,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从具体问题上抓起,常态化纠治老问题、新情况。加强作风建设,是同歪风邪气长期而又激烈的较量,必须奔着问题去、盯住问题改,以常态化的纠治措施常抓不懈,让反复发作的老问题逐渐减少、新出现的问题难以蔓延,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干部群众感受到风气的持续向好。让反复发作的老问题逐渐减少,必须盯住“四风”顽瘴痼疾重拳纠治。当前,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较为突出,是纠治重点。要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对作风顽疾下狠手、出硬招,运用专项整治、风腐同查、明察暗访、智慧监督、通报曝光等有效手段,打出“组合拳”,不断压缩不正之风滋生空间,严防反弹回潮。让新出现的问题难以蔓延,必须盯住“四风”新情况新动向,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加强分析研判,善于从信访举报、监督检查、审查调查、舆情反映等情况中,发现“四风”问题新苗头、隐形变异新表现,露头就打、反复敲打。工作落实层层加码、在财政紧张情况下巧立名目搞“形象工程”以及借培训考察和党建活动名义公款旅游等现象在一些地方时有发生,要保持高度警醒,加强监督纠治,坚决防止成风成势。
下大气力铲除“四风”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推进作风建设长效化。防止“四风”问题纠而复发,必须抓住深层次因素,强化标本兼治、系统施治。提高思想觉悟“治根”,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开展经常性党性教育,坚决纠正作风建设“小节论”、“行业特殊论”等错误认识,持续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以全党集中性纪律教育为契机,开展“四风”问题政策解读、案例指导,使作风纪律要求真正入脑入心,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遵循。强化制度约束“治本”,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加强类案分析,做实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把查处“四风”问题更加紧密地同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发挥制度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不断织密织牢制度笼子,形成长效保障。厚植文化沃土“育廉”,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弘扬新风正气,宣传先进典型,以文化深沉、持久之力,推进扶正祛邪、激浊扬清。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立足职责推动移风易俗,在全社会形成廉荣贪耻、尚俭戒奢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证劵)
-
当地时间1月28日,中国与泰国在泰国曼谷签署互免签证协定。该协定将从2024年3月1日起生效。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刘祥彩 通讯员 樊华) 第二届全国“十佳法律援助单位、十佳法律援助工作者”评选活动近日在京揭晓,日照市法律援助中心成功当选“十佳法律援助单位”。该中心自成立以来,共解答“148” ...[详细]
-
本报五莲讯通讯员 林桂叶)五莲县食药监局创新监管手段,加强食品药品社会监督管理工作,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该局要求干部职工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对全年目标任务进行再梳理,着力在惠民实事 ...[详细]
-
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杜立丽 于栋梁)元旦、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东港区交通运输局密织“安全网”,主打“安全”牌,全力保障道路运输安全畅通。 安全责任落实到一线。高度重视“双节”期间的安全工作, ...[详细]
-
72岁的李显龙,在执掌新加坡20年后,于2024年5月15日正式卸下新加坡总理一职。接替他的,是此前出任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的黄循财。李显龙13日已向总统尚达曼递交辞呈,辞呈于15日生效。候任总理黄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靳凤清) 12月26日上午10时,正在紧张施工中的人防指挥中心项目现场,忽然传来“砰”的一声巨响。“吊篮坠落了!快来救人啊!”原来,吊篮发生倾覆,一名未佩戴安全带的工人坠落至地面,而 ...[详细]
-
大灾之年大丰收——我市农业发展记事之一 本报记者 陈蕾 莒县陵阳镇于家村的于志廷去年种的3亩多冬小麦,亩产达到715.48公斤,夺得了今年全省“粮王”(小麦)大赛鲁南赛区的冠军。 今年,对于我市 ...[详细]
-
本报五莲讯(通讯员 丁汀)近日,五莲县司法局利用冬季农闲季节,组织普法工作人员开展送法活动,送法进村居、入农户,切实提高群众的维权意识和法律素养。 重点法条连连看。重点加强与群众生活联系 ...[详细]
-
2月3日凌晨,乐华娱乐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旗下艺人王一博被人无故预订航班机票,且围绕该行程已被编造出各种不实传闻。乐华娱乐表示,该行为涉嫌严重侵犯王一博的合法权益,也严重影响了其正常工作行程,公司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靳凤清) 12月25日,记者从日照火车站获悉,日照——杭州L252次临时客车在停开9天后,改为K2502/3次列车于25日起继续开行,运行时间至2013年1月25日。 据悉,K25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