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 > 一个护工管20个病人:全国政协委员张伟滨建言规范护工行业

一个护工管20个病人:全国政协委员张伟滨建言规范护工行业

2025-05-07 10:50:39 [知识] 来源:江南快线要览

2024年2月,个护工管个病国政规范广西梧州一家养老院,人全参加老人照料培训班的协委行业<strong></strong>学员在学习陪护技能。图文无关。员张视觉中国图

2024年2月,伟滨广西梧州一家养老院,护工参加老人照料培训班的个护工管个病国政规范学员在学习陪护技能。图文无关。人全视觉中国图

一个护工要管将近20个病人,协委行业这是员张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主任张伟滨近年来在上海某公立医院的伟滨观察发现——常年在医院工作的护工也就两百多人,但床位却有四千张,护工人手严重不足。个护工管个病国政规范

医疗护理行业的人全问题还不仅限于此。在张伟滨看来,协委行业护工质量不高、工作内容杂等问题也十分显著。然而,根据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推测,中国将分别在2035年、2055年左右出现两次护工需求高峰,峰值可达2100-2300万人次,前述问题届时恐将更为突出。为此,张伟滨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准备了一份关于“规模化、规范化护工行业”的提案。他建议,尽快就护工的概念与职责、相关权益与福利等进行规范与保障,并鼓励人们投身医护行业,进一步扩大护工职业队伍规模。

张伟滨。受访者供图

张伟滨。受访者供图

“宁愿失业也不愿干这个活”

南方周末:你认为目前护工行业存在怎样的问题?

张伟滨:首先是护工数量缺口大。还是以那家上海的公立医院为例,除了护工数量有缺口,医院70%以上的护工为51-60岁,护工队伍呈老化趋势,新一代年轻人普遍不愿投身护工行业。

公众对护工职业的认知不足、薪酬福利无保障、工作强度大等是护工行业缺乏社会认同感和职业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南方周末:公众对于护工这个职业的认知是怎样的?

张伟滨:老百姓有点看不上这个职业。很多人宁愿失业也不愿意去干这个活。像我们医院里的护理员,大都是农村出来的,而且年龄偏大,四十多岁已经算很年轻的,很多都是五六十岁了。

南方周末: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投身护工行业?

张伟滨:第一,护工的工作通常没日没夜,而且都是脏活累活,帮病人端屎端尿、擦身体等等。第二,没有职业尊严,护工职业的荣誉感、地位得不到大家尊重。第三,收入不稳定。这两年护工行业收入虽然有所提高,但总的收入和其他农民工相比还是有差距的。而且护工一天的收入并不完全是自己的,还有一部分属于派遣他们的劳务公司。

另外,护工是没有社交

(责任编辑:军事)

推荐文章
  • ESG评级体系可积极应用于管理决策|解码中国ESG评级

    ESG评级体系可积极应用于管理决策|解码中国ESG评级 目前,我国ESG评级生态圈快速发展,但仍存在非常大的完善空间。一方面,用于ESG评级的数据不足,一些重要指标缺乏高质量的数据支撑;另一方面,第三方ESG评级体系存在较大差异,评级结果的可比性往往比较低 ...[详细]
  • 元旦到万平口“迎日出贺新年”

    元旦到万平口“迎日出贺新年”     本报讯(记者 裴颖 实习生 王晓琦) 12月21日,记者从市旅游部门获悉,为创造、挖掘全省旅游文化新品牌,日照市依据太阳文化,将打造山东省新的旅游文化品牌“太阳在这里升起”。2012年1月1日 ...[详细]
  • 专家学者盛赞《日照陆桥万里图》

    专家学者盛赞《日照陆桥万里图》     12月20日上午,《日照陆桥万里图》百米长卷亮相市博物馆,壮观的长卷震撼着许多专家学者的心灵,他们在欣赏长卷之余,也纷纷对长卷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主编徐恩存:  ...[详细]
  • 日照市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召开

    日照市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召开     本报讯记者 张源)12月27日,全市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十一五”以来全市农业机械化工作开展情况,表彰一批农业机械化先进乡镇,安排部署了“十二五”及2012年全市农业机械化工作主 ...[详细]
  • 春运以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3亿人次

    春运以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3亿人次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2月19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404.3万人次,1月26日春运以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3亿人次,运输安全平稳有序。2月20日,全国铁路客流继续保持 ...[详细]
  • 严查入林人员 杜绝火种入山

    严查入林人员 杜绝火种入山     本报讯(记者 裴颖 实习生 王晓琦) 记者12月21日从市林业部门获悉,我市各级各部门将加强巡逻检查,加大力度查处野外违章用火,在林区主要路口和进山通道设立防火检查站,安排专人值守,对入林人员 ...[详细]
  • 二十八年陶艺“传承”路

    二十八年陶艺“传承”路    本报记者 孟凡虎    中国的造型艺术始于陶,日照境内古遗址出土的各类陶器,是中国龙山文化最著名、最典型的陶器,被史学家称为“原始文化的瑰宝”,因日照对黑陶文化有良好的保护和传承,由中国民间文艺 ...[详细]
  • 两城水源地扩建春节前完工

    两城水源地扩建春节前完工    本报讯(记者 蒋月阳 靳凤清)12月26日,记者从市自来水公司了解到,针对目前市区供水紧张的问题,市自来水公司实施了两城水源地扩建工程,以提升城市供水保障能力,使大学城、森林公园等区域在明年春季 ...[详细]
  • 《花月杀手》:马丁·斯科塞斯做到的和没做的

    《花月杀手》:马丁·斯科塞斯做到的和没做的 阐述之前,我们可以提前把结论亮出来:马丁·斯科塞斯的新片失手了。这位当世地位最高的电影导演之一,名字已经载入史册的大作者,新作《花月杀手》的成片却令人惊讶地失望。虽然欧美各大媒体都把它列入年度十佳,但 ...[详细]
  • 日照银行五莲支行营业办公楼启用

    日照银行五莲支行营业办公楼启用    本报讯记者曹伟)12月26日,日照银行五莲支行营业办公楼启用暨五莲县行政服务中心搬迁仪式举行。市委常委、副市长唐慎出席仪式。    据了解,日照银行五莲支行成立6年来,目前已成为推动五莲经济社会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