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城生活舒适度榜:江浙多出宜居城市,崖厦杭住房压力超一线
生活舒适度,城生出宜超线是活舒人们评价一座城市时,最出于生存本能的适度市崖考虑因素。
在研究团队看来,榜江住(租)房压力小,浙多住房百姓得以安居;收入水平高,居城人们拥有更多物质选择权;交通畅通度高,厦杭上班族通勤往来便利,压力三者兼得,城生出宜超线是活舒为舒适。安居、适度市崖畅行和收入,榜江三项指标,浙多住房正负两极,居城共同描摹“57城生活舒适榜2023”的厦杭轮廓。
研究发现,这是长三角在理想之城四个子榜中,表现最为强势的一个指标领域。在生活舒适度总榜十强的座次中,长三角地区独占八席,其余两个是第三名的佛山和第九名的长沙,分别是珠三角地区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唯一代表。
江浙大批二三线城市,民营经济活跃,收入水平普遍较高,又因人口规模与城市层级适中,房价与通勤压力小,整体呈现出宜居特性。这样的城市有绍兴、无锡、常州、嘉兴、宁波、温州和金华。
苏州亦名列十强,但未能蝉联三甲。升1位的佛山新晋季军。从量化指标来看,两座制造业强市综合排名相近,但强于不同维度。其中,苏州收入高,202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819元,而佛山仅为64150元,但是住房与通勤压力相对较小。
某种程度上,苏州与佛山,是上海与广州的镜像。苏州越来越接近上海的样子,走向高压力、高收入的“双高”之路;而佛山更贴近广州,成为新的“高性价比之城”。
值得一提的还有东莞。相较于2022年,东莞名落十强。安居指数从20名落后到30名外,是其排名下降的最大原因。而房价与房租的震荡,让2023年生活舒适度的整体评估,变数频出。
武进杭退,新晋两万亿城市的安居“异化”
研究团队用房价收入比和房租收入比两个指标综合评估城市的安居指数。
数据显示,北上广深的安居指数普遍得分较低。而将四座一线城市作为衡量标尺,会发现三座“出格”城市,分别是三亚、厦门和杭州
- ·被控受贿1.21亿余元,中国银行原董事长刘连舸受贿、违法发放贷款案一审开庭
- ·今年日照建筑业瞄准“大、优、强”发力
- ·市贸促会获评“全国先进”
- ·城阳街道社区群众乐享“文化福利”
- ·想读博的年轻人需要知道的“青椒”现状,导师们都清楚
- ·日照法院开展“司法廉洁教育”活动
- ·一面包车凌晨撞护栏 金属管“穿”腿而过
- ·岚山头街道九项制度制止奢侈浪费
- ·绿色投融资不及需求20%,全球碳市场亟需统一标准
- ·虎山镇“硬”措施打造“软”环境
- ·商家牟取暴利将被严处 消费者可拨打“12358”举报
- ·日照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
- ·误触辐射源面临截肢的小伙:“活着需要很大的勇气”丨记者手记
- ·谁敢伸“黑手”必落网 特警敲掉10个扒窃团伙
- ·莒县道路交通事故处理驶入“快”车道
- ·2013年迎春灯会认购工作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