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全美:29年,从没止步的爱心路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珊 在莒县刘官庄镇徐家庄村,提起55岁的美年刘全美,村民们都纷纷竖起大拇指:“一个人能二十多年如一日照顾非亲非故的从没邻居老人,不容易啊!止步” 徐家庄村的孤寡老人徐淑久,今年71岁,刘全40多岁时,美年就因腰间盘突出严重,从没瘫痪至今,止步一直由邻居刘全美照顾,心路这一照顾便是刘全29年。 徐淑久的家是一座上世纪80年代的旧房子,庭院里却很整洁,从没屋里也没有难闻的止步异味。平时,心路刘全美都会给打扫庭院,帮着老人收拾卫生、擦洗身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刘全美每天坚持为徐淑久按摩、擦洗身体,做饭喂饭、洗衣物、倒尿罐,29年,从没有一句怨言。 谈起这么多年的经历,徐淑久老人红了眼眶,哽咽着对记者说:“要不是刘全美和乡亲的照顾,我活不到今天呀!我亏欠她们的太多了。” 徐家庄村空巢老人居多,这些老人也时不时地去徐淑久家陪着坐一坐,唠唠家常。刘全美不在时,大家帮着给徐淑久喂饭、翻身,帮忙把徐淑久背到轮椅上大小便等。 “都是邻居,能多照顾点就多照顾点,只要老人能好好活着,一切都值了。”这么说的刘全美,也红了眼眶。 刘全美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今年28岁,在国外打工,还没有结婚,小儿子12岁了,从小不会说话,还有多动症症状,目前在莒县特殊教育学校上学。刘全美的丈夫为了生计,常年在外打工,为了多赚点钱,常常辗转多地,去年去了新疆,今年去了厦门,一年也就是逢年过节回来几天。“好在现在家里地都流转出去了,没有农忙,能更好地照顾老人。”刘全美这样说。 小儿子学校离家较远,每天早上,母子俩途中换乘两趟公交车才能到达学校。由于是特殊教育学校,小儿子下午上完一节课就可以放学,放学后母子俩再换乘两趟公交车回家。 徐淑久常年卧床,消化系统不好,每天也就吃两顿饭,下午吃饭时比常人早一两个小时,否则消化缓慢,晚上睡觉很不舒服。刘全美早上陪孩子上学期间,会把饭菜做好,然后端到徐淑久住处,让邻居田茂花帮忙去照顾徐淑久吃饭。下午,从学校回来后,刘全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徐淑久,给他做饭喂饭、倒尿罐,时不时地还帮着换洗衣裳。 逢年过节,刘全美同样会在家里做些好吃的,伺候完徐淑久吃完再回家。徐淑久常年吃药,每次药吃完了,刘全美都会第一时间坐车跑去镇上买药。因为神经压迫严重,徐淑久常常疼痛难忍,必须用药物维持。腿脚更是不能受凉,冬天来了,刘全美每天都会把徐淑久的土炕烧得热烘烘的。 村民张安乐说:“刘全美一直很有孝心,以前照顾婆婆就很好,现在把一个邻居老人照顾得同样很好,真让大家感动,应该向她学习啊。” 徐淑久属于失能特困人员,常年靠低保维持生活,2014年7月纳入贫困户。2018年,莒县有一项失能特困人员养老扶贫护理员上岗政策,旨在帮助失能老人日常生活。刘全美被村里选为失能老人护理员之一,2018年8月1日正式上岗,每月工资500元。 徐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同亮评价刘全美说:“她善良,有爱心,邻里关系很好,与人为善,护理工作很到位,我每次去徐淑久老人家里,老人都会和我说她护理得真是好啊。” 没有血缘,可以有亲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样一种亲情,伴一碗碗好吃的菜肴飘香,伴屋里屋外打扫的身影萦绕,伴洗晒得干干净净的衣服和暄腾的被褥散发…… 29年来,刘全美用一颗朴实无华的爱心,为徐淑久老人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 29年来,刘全美用自己的行动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诠释着一位淳朴农民的善行,演绎着无私奉献的动人故事……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喝下“解酒神器”就可逃过警方酒测?终究一句话:想太多!
- 日照市百名书画家送福送春联进万家活动启动
- 日照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5号—48号)
- 去年日照文化遗产保护可圈可点
- 校外培训机构好不好?厦门市将陆续公布第一批黑白名单
- 去年日照文化遗产保护可圈可点
- 【两会声音】日照市政协委员热议教育热点问题
- “雾霾”频繁光顾 今年过年,你还打算放鞭炮吗?
- 手头拮据专找学生宿舍下手 男子毕业后多次潜回母校行窃
- 日照海边现“鲍鱼”建筑 空中俯瞰场面蔚为壮观
- 日照多措打造现代渔业新亮点
- 日照市纪委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
- 慢性病开药最多开7天?住院满15天就得出院?厦门市医保局释疑
- 日照去年受理环保投诉3712件 大气污染投诉比例最大
- 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日照分中心成立
- 日照市表彰20名“最美医生、最美护士”
- 这十来年厦门同安变化很惊人 市民翻看自己拍摄的照片感慨万千
- 【日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让创城造福百姓
- 日照五个省重点项目2015年完成投资42.9亿元
- 日照高新区“三招三引”聚发展动能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