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台湾人遇上“东北腔”:距离虽远,心却很近

  发布时间:2025-05-11 12:46:02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中新社沈阳5月11日电 题:当台湾人遇上“东北腔”:距离虽远,心却很近中新社记者 韩宏 杨程晨“现在我们的儿女都说着一口流利的东北话。”在辽宁沈阳生活25年的台湾人江俊亿笑说,东北人的热情、东北话的幽 。

  中新社沈阳5月11日电 题:当台湾人遇上“东北腔”:距离虽远,东北腔心却很近

  中新社记者 韩宏 杨程晨

  “现在我们的心却很近儿女都说着一口流利的东北话。”在辽宁沈阳生活25年的当台台湾人江俊亿笑说,东北人的湾人热情、东北话的遇上幽默,让他在这里的距离生活多姿多彩。

  走过10届的虽远大江论坛今年来到沈阳。当台湾人遇上“东北腔”,东北腔不少与会台青谈及他们选择留在东北的心却很近原因。

  江俊亿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当台来沈阳前,湾人他对东北的遇上了解停留于刻板印象,工业城市、距离冰天雪地、虽远口音独特……但在这里,东北腔江俊亿从一名医生转行从事医疗器械等相关贸易,收获了爱情和家庭,他喜欢上冷热交替的气候变化以及这里热情直爽的人。

  高性价比的消费水平、适宜的工作节奏,加之自带幽默、诙谐气息的文化氛围,都是江俊亿留在东北的原因。他的女儿在“台湾腔”“东北腔”同时存在的环境下成长,逐渐明白“搅拌”和“豁楞”是同一动作,“汤匙”和“匙儿”是同一件东西。

  在江俊亿看来,这是“婉约”与“豪爽”的文化碰撞,其血脉相连的内核是相通的。

  徐启翔扎根东北前同样怀揣焦虑与不安。他过去认为,东北人口稀少、消费力相对不足。台湾人在沈阳创业能否实现落地,他不无担忧。

  令徐启翔意外的是,东北亦拥有独特优势。相对于经济发达的南方城市,东北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包容度更高,同时政策的支持让创业者少了后顾之忧。

  来自台湾高雄的吉林省长春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监事长裴仁骏“北上”已有15年。初到东北是为长春企业做创业辅导,在感受到市场的巨大潜力后,他选择全心投入。

  “什么是秋衣秋裤?”裴仁骏回忆,他一开始并不知道这些“御寒神器”为何物。徐启翔也说道,刚来时不明白为何北方人要两到三天才洗一次澡。“东北很干燥,这样的气候不容易让人出汗。这些别样的生活体验只有真正来到这边,你才会有感受。慢慢地,我们自己的生活习惯也会融入东北。如今出门吃饭,点菜都不会再叮嘱‘少油少盐’。”

  学业、事业、家庭等因素,让台湾青年奔赴遥远的东北,但不解之缘也就此结下。东北地区的飞速发展让台湾青年搭上快车,许多人在这里实现人生梦想。正如海峡两岸青年交流协会理事长吴宇恩在第十一届大江论坛发言时所说:“东北和台湾,地方很远,但是心的距离很近。”(完)

  • Tag:

相关文章

  • 建造金厦大桥有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根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民众党以下简称“民众党”)最近在金门县设立服务处,民众党主席、台北市长柯文哲6月18日赴金门主持揭牌仪式。当柯文哲谈及当前两岸关系时表示,他主张在金门和厦门之间建起跨海大桥简称“
    2025-05-11
  • 完善基层医院院长聘任制度 龙岩首次公开选聘乡镇卫生院长

    近日,龙岩市在长汀县宣成卫生院首次公开选聘乡镇卫生院院长。为推进基层医院管理方式的转变,完善基层医院院长聘任制度,长汀县制定了《长汀县宣成卫生院院长公开选聘实施方案》。经资格审查,濯田、南山卫生院3位
    2025-05-11
  • 龙岩新兵入警营 初到军营就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9月11日早上6时,来自广东省梅州市籍新兵抵达武警龙岩市支队新训大队。刚入营的新兵观摩学习班长叠被子。9月11日,武警福建省总队龙岩市支队新训大队喜迎2016年首批广东梅州籍的60名新兵入营。新兵入营
    2025-05-11
  • 救护车挂假车牌?民警一查竟是辆报废车

    台海网11月1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李贵荣 通讯员 李洲祥 文/图)11日,龙岩高速交警二大队古城中队民警在厦蓉高速公路闽赣省际检查站,逮住一辆报废车改装的救护车。“救护车怎么会悬挂假号牌呢
    2025-05-11
  • 中方回应美对台军售:敦促美方停止制造台海局势紧张因素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 薛伟 摄中新网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 张蔚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美国防部发表声明称,美国务院已批准对台出售价值约7500万美元的先进战
    2025-05-11
  • 长汀57100亩烟苗全部移栽完成 比往年提早10天

    闽西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天长 朱健民)10日,笔者来到长汀县四都镇,随着200亩烟田完成移栽,全县顺利完成57100亩烟苗移栽任务,比往年提早10天左右。长汀烟草分公司制订2017年烟叶生产技术措施要求
    2025-05-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