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发现牦牛适应青藏高原环境的分子遗传新机制

  发布时间:2025-05-08 01:56:09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在氧气稀薄的青藏高原,牦牛为何能不知疲倦地奔跑?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团队通过解析牦牛基因组,发现一种牦牛特有的肺内皮细胞类群,可能对牦牛适应缺氧环境起到了关键作用。相关成 。

在氧气稀薄的国学青藏高原,牦牛为何能不知疲倦地奔跑?现牦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机构的牛适研究团队通过解析牦牛基因组,发现一种牦牛特有的应青原环肺内皮细胞类群,可能对牦牛适应缺氧环境起到了关键作用。藏高传新相关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上。境的机制

牦牛是分遗维系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畜牧业发展的关键物种,以耐高寒、国学抗缺氧而闻名。现牦受参考基因组不完整等因素制约,牛适目前牦牛适应性相关分子遗传机制的应青原环研究进展缓慢。

据了解,藏高传新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境的机制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研究机构合作,分遗通过运用二代、国学三代测序技术等手段,分别构建了野牦牛和家牦牛高质量染色体水平参考基因组,再结合普通牛数据,系统分析大片段结构变异在牦牛基因组的分布特征。

研究人员发现,牦牛及黄牛肺脏中内皮细胞群表达含结构变异的差异基因最多。通过比较牦牛与普通牛的基因组,研究人员发现二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基因片段。这些差异指向了基因表达的改变,从而能够帮助动物更好地适应环境。

在研究牦牛肺部单个细胞内的基因表达水平时,研究人员偶然发现血管内膜中的一种全新细胞类群,这种遍布牦牛肺部的细胞可能会使牦牛的血管更有韧性。同时牦牛的肺组织中存在较多的弹性纤维,能够增强肺的收缩能力,有利于牦牛适应高寒缺氧的环境。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其恩表示,这项研究为系统开展牦牛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对分析动物适应高海拔和缺氧引发人体相关疾病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 Tag:

相关文章

  • 作家西西逝世,曾获香港艺术发展奖终身成就奖

    12月18日,南都记者从香港素叶工作坊获悉,著名作家西西因心脏衰竭于当天8时15分逝世,享年85岁。据官方资料显示,西西原名张彦,祖籍广东中山,1950年随父母移居香港。南都记者了解到,西西代表作有《
    2025-05-08
  • “奥德彪”中国奇幻漂流:流量改变一名非洲网红30天

    粉丝围着奥德彪拍照。南方周末记者姜博文摄这或许可以列入最滑稽的粉丝见面会行列了。约三十名粉丝围着主角——一名36岁的非洲黑人。后者只是把几捆香蕉绑到自行车后座上,粉丝就连连拍照。他迈着一条有些瘸的腿,
    2025-05-08
  • 登革热流行,加强防蚊意识|周一健

    预防登革热,生活工作场所应加强防蚊、灭蚊。视觉中国/图焦点【国家医保局进驻无锡虹桥医院开展专项飞行检查】2024年9月23日,针对近期网上举报的无锡虹桥医院涉嫌欺诈骗保问题,国家医保局派出飞行检查组进
    2025-05-08
  • 无籽西瓜的“籽”去哪儿了

    西瓜的祖先是“苦瓜”现代的西瓜脆甜多汁,有夏季水果之王的美誉。马克·吐温在小说《傻瓜威尔逊》中写道:它是这个世界上所有珍品中的魁首,是上帝恩典给地球所有水果的王。当一个人品尝到西瓜,他就会知道天使们享
    2025-05-08
  • 老鼠上天,航班备降:民航业如何治“鼠患”?

    飞机上灭鼠并不容易,需要专业团队来做,且要符合相关的民航规范。图文无关。视觉中国|图一只老鼠飞上天,飞机无奈备降,全体乘客换机再飞?2024年9月5日,乘客李红化名)搭乘东航MU6219航班,从上海起
    2025-05-08

最新评论